最新资讯

朝阳区排针连接器 天辽地宁说非遗 群山毓秀

小编 2024-11-24 最新资讯 23 0

天辽地宁说非遗 群山毓秀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各族人民世代相传、被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其相关的实物、场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非遗的形成与人在何时、何地、如何生活相关,是考察人、地、时间信息的文化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从四五十万年前有人类活动至今,辽宁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一应俱全的大省,在天辽地宁之间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当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类目丰富、多样而备受世人关注。目前我省有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上千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294项,其中包括国家级项目76项。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讲好辽宁故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辽宁山川秀美、河流纵横、海洋疆域辽阔,多元的自然环境与深厚的历史底蕴交织,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从辽西的古战场传说到辽东的满族刺绣,从辽南的海城喇叭戏到辽北的东北二人转,每一项非遗都是辽宁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记录了辽宁人的生活变迁,并在新时代发展中,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辽宁的每一项非遗都承载着千百年来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发酵,最终凝结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卷,带有历史的温情和未来的气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辽宁日报全媒体策划《天辽地宁说非遗》,以“群山毓秀”“碧海潮音”“长河澜兴”“丰草辽原”四大板块34块整版,对充满浓郁乡土气息、源远流长、多元多样的辽宁非遗项目进行全景式描绘和记录。

本期推出第一板块“群山毓秀”8块整版,敬请关注。

1

T01

厚重如山

辽宁地形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东部的长白山支脉和西部的山地丘陵标记了辽宁的海拔高度,也挺起辽宁地域文化的精神脊梁,山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

大山脚下,孕育着带有鲜明辽宁印记的非遗项目,其文化血脉因山的恒久矗立而绵延赓续。山,积淀辽宁厚重的人文历史、多彩的民俗和精湛技艺。

辽宁的山,峻奇灵秀——医巫闾山为满语,意为“翠绿的山”,有“北方镇山”之称;千山被誉为“东北明珠”;凤凰山古称“乌骨山”;老秃顶子山则被称为“辽宁屋脊”⋯⋯这些名山蕴藏着跌宕、斑斓的民间故事,在时间长河中激荡回响。

辽宁的山,包容豁达——它们不会因险峻而难攀,在历史的沉淀中透着深邃,闪烁着远古文明的荧荧之光:位于辽东的庙后山,45万年前迎来了东北第一批客人;位于辽西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代表中华文明古国第一阶段⋯⋯从远古时代开始,辽宁的山脉就已经印下了文化足迹。山脉,不仅是辽宁地理版图上坚韧、挺拔的存在,也为辽宁文化发展奠定了根脉。

“地理因素,特别是气候和空间位置,是人们的体质、心理差异、意识与文化不同的直接原因。”这一理论说明了地域对民风民性、民俗民艺有着强大的塑造作用。由此,我们用地理理念重构非遗及其项目传承的逻辑框架,本期以山为话题,发掘辽宁山川与非遗文化相辅相成的深厚背景,感受辽宁文化的力量。

千山彩绘技艺自古闻名。从唐代起,千山上倚岩而筑的殿宇内便有了缤纷的色彩和精巧的纹饰,历史文化名山为匠人提供了创作灵感,也为匠人技艺的施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辽宁松花石砚跻身“四大石质名砚”。辽宁境内广泛分布松花石,唯独本溪桥头镇产出的石料能雕出“色欺洮石风漪绿”的松花石砚,成品紫若烟云、青如碧水、黄似彩釉,色泽明亮,花纹美观,被称为“会说话的石头”。今之传承者以匠心守初心,成功复刻清宫旧藏砚台,使失传的石砚雕刻绝技重现民间。

岫岩玉雕灵动古朴。辽东半岛山川河谷交错的自然风貌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孕育了丰饶的玉石资源。岫岩玉雕稳重的器形、对称的构图、精美的雕工,承载着巨大的文化价值。整天和玉料打交道的师傅被源于山川的“土气”浸润,手下雕刻的器物便土得自然、土得厚重、土得鲜活、土得珍贵。

勤劳智慧的满族人自古生活在高山深谷中,大山赋予他们灵感,满族人以大自然为养料,创造一项又一项技艺。例如在漫长的冬季,聪慧的他们就地取材盘火炕,在热腾腾的火炕上,用丝线绣出大自然的花木鸟兽,用剪刀裁出对生活的祝福,用树条编出日用品。这些作品无不展现粗犷、豪放的东北人性格,表现满族人对大自然、祖先的崇拜,被称为“古老民族民间文化活化石”。

靠山吃山,大山里的传统小吃对于满族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一碗成一味,口口皆满足,暖了山里人的胃、抚了平常人的心,为舌尖上的美食注入了浓浓的东北味。

依山而居,一代又一代人把山一样的硬朗与坚毅浇筑到基因里,山因人而名,人因山而灵,一个个非遗项目,起源于山,传承于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这样有血有肉、实实在在地保存在我们的非遗项目中,传承下来。它们跨越山川,与当下的我们、与将来的他们交流、碰撞,不断焕发崭新的光彩。

2

T02

一把剪一张纸 山的故事能讲一辈子

提要

辽宁民间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依附于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鲜明的地理环境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幸福的向往。我省有五项民间剪纸艺术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七项省级代表性项目。二〇〇九年,这五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声大噪。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新宾满族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关长胜在演示松明烟熏剪纸技法。本报记者查金辉 摄

剪随心动 大山深处的神秘跃然纸上

一个小山村,一间再普通不过的民房。女人坐在炕沿边,右手操起剪刀,在左手的红纸上随意地剪了几下。她自顾自地哼着小曲儿,任凭纸屑纷纷落下。放下剪刀,抖开了纸,迎着窗户透进来的阳光,她看着剪出来的小人偶,微笑着。

她的名字叫汪秀霞,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初夏,六重山峦掩映环抱的医巫闾山,古木苍苍,鸟鸣啾啾。汪秀霞就住在医巫闾山东麓的北镇市富屯满族乡新立村,院子里的花开得正旺。

历史上,医巫闾山是封建王朝的北方镇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地位使其成为东北地区游牧文化、山林文化、海洋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汇处、融合点。生活在这里的满族人先祖崇拜山林、动植物、始祖神,形成图腾,表现在剪纸上,作品不仅记录了满族风俗,还表现农耕文化与山林文化的融合。

汪秀霞从4岁起就跟随母亲学习剪纸。1966年,19岁的她嫁到新立村。那时生活艰辛,每当忧愁的时候,她就跑进林中,向大山倾诉。她的倾诉方式很特别,拿着剪刀剪树叶,看到鸟兽,就剪鸟兽的图案,看到花草,就剪花草的图案,看到虫鱼,就剪虫鱼的图案,一剪就是一天。就这样,她的剪纸作品越来越传神。《牛首树神》《嬷嬷人》《山神爷爷山神奶奶》《九乳妈妈》,这些著名的剪纸作品均出自她手,形式凝重古朴,走剪大胆粗犷,不仅有约定俗成的祈福之意,而且能让人明显地感受到那股来自大山深处的神秘气息。

省非遗保护中心原主任宋晓冬被这些作品打动,他评价:“从汪秀霞的作品中看出了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对自然、祖先的崇拜,也记载了北方民族曾有过的与自然界相依共存的生命、文化状态。”锦州民俗学家王光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系统研究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他说:“看到汪秀霞的剪纸,我非常惊讶,因为跟我以前看到的那些剪纸风格很不一样。汪秀霞的剪法保留了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最基本的特征和最原始的符号,又有非常强烈而鲜明的个人风格。”

2006年,医巫闾山满族剪纸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传承人之一,汪秀霞剪纸时一不画草稿,二不挑工具,随手操起剪刀,剪随手走,手随心动,脑海中的图案信手剪来,而成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生活在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娘娘宫镇崔屯村的赵志国也是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956年出生的赵志国住在海边,他的剪纸就以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场景为主要内容。

赵志国在继承了老辈人剪刻方法的同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的剪纸既有东北剪纸的粗犷豪放,又具关内年画的装饰美。真的感谢生养我的这片土地,农村的生活经历使我的作品极具亲和力,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赵志国说,在艺术造型上,要求自己不讲究细腻,只讲究传神,运用变形与夸张抓住美好生活中的某个精彩瞬间,以达到作品精致饱满、风趣生动的效果。

正是这样严格的要求,赵志国的作品得到了认可。其中《扭秧歌》《时来运转》被中国民协收藏,《二十四节气剪纸》被省非遗单位收藏,部分剪纸作品亮相上海世博会。

同样传神地表现对大自然的崇拜,还有朝阳建平的剪纸技艺。2008年,建平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从造型来看,建平剪纸造型与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玉器有相似之处,某些题材的造型甚至与玉猪龙等文物造型不谋而合。建平剪纸艺人朱瑞莲剪纸作品《龙戏珠》中的龙就保持了猪头、鹿角、蛇身、鸡爪、凤尾的传统造型样式。

建平剪纸多服务于百姓的婚丧嫁娶,表现百姓的喜怒哀乐,因此它具有通俗性和时令性的特征。

建平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智宏说,建平剪纸以白色基调为主,线与面相互衬托,对比强烈,富有韵律感;造型粗犷而不呆板,夸张变形而不失真。尤其动物剪纸,构思浪漫而不浮夸,造型严谨而不拘泥,动作情态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寄托了当地人的美好愿望。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志国的剪纸作品《挑豆种》。 (受访者供图)

边剪边唱 故事民歌融入薄薄剪纸

新宾满族自治县称得上山清水秀,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清永陵,有后金第一都城赫图阿拉城。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环境积淀了大量的满族民间活态文化。其中,新宾满族剪纸传承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新宾满族剪纸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关长胜今年80岁,他的剪纸手工坊就坐落在永陵镇嘉禾村。小时候,他在家人潜移默化的熏陶下继承了剪纸技艺。

关长胜的剪纸作品造型简练、线条粗犷、拙中见巧、寓意丰富,耐看、耐思、耐品。他的剪纸手法以剪为主、以刻为辅,汇集新宾满族文化元素,从设计、剪制到装裱均无草稿,一把剪刀随手剪出想要的图案,而且擅长长卷剪纸。

关长胜的代表作有《满族婚俗》《满族过大年》等10多套满族长卷剪纸,最新创作的《清朝全貌》满族长卷剪纸共4卷,由600余幅画面组成,全长500米,全部采用传统满族剪纸手法剪制而成。

新宾满族剪纸作品内容取材广泛,除了满族传统的“嬷嬷人”、花鸟草虫之外,满族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乡风民俗等都是表现对象。在新宾当地,还流行一种特有的剪纸习俗,即专门为节日进行剪纸,寓意祈福消灾、辟邪迎祥,如《端午节满族吊线剪纸》《满族虫王节》等,具有浓郁的满族文化特色。

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尹忠华说,新宾满族剪纸技法多样,包括单纸剪、双纸剪、立体组合剪、彩色拼粘剪、松明烟熏剪、火头烧烙剪、吊线动画剪等。构图上讲究以刚柔相济的线条来分割空间,物象表现上互不遮拦,将不同时空的人物、情节凝固于一幅画面,从而突破二维空间的局限,使故事具有时空的流动性,丰富了作品的层次。

令记者惊奇的是,与普通剪纸不同,新宾满族剪纸融剪、说、唱于一体,它将满族剪纸、满族民歌和满族故事结合在一起,通过边唱边讲的形式剪出作品来。新宾满族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关素镅回忆:“每年端午节,讷讷(满语,母亲)都要剪窗花贴在玻璃窗上,说是避邪。在推开封闭了一冬天的窗子一刹那,讷讷要往窗外扔一把剪子,我充当的是拾剪刀的角色。我飞快地跑出去,用最快的速度把剪刀拿回来,目的就想听讷讷边剪边唱歌边讲故事。看到讷讷剪出的蜘蛛、小猴等小动物挂在窗前,想着讷讷讲的那些有趣的故事,那情景太幸福了。”

不止于剪 现代科技注入古老技艺

2008年,岫岩满族剪纸、庄河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岫岩满族剪纸的造型以祖辈相传的“底样”为依据,讲究对称构图,多采用折叠剪刻,表现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福寿、娃娃、鲤鱼等形象在岫岩满族剪纸中处处可见。此外,与渔猎时代生活密切相关的走兽和当地的柞蚕、板栗等,也是岫岩满族剪纸中经久不衰的主题。

传统上,岫岩满族剪纸比较注重主体的外貌、神态,手法上不拘一格,随意性强,艺人剪出物象大轮廓后不加修饰,只是在内部剪出必要的纹路和花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即可。随着中原剪纸艺人“闯关东”来到此地,岫岩满族剪纸的风格发生了变化,部分艺人学习中原剪纸风格,剪刻时运用锯齿纹、月牙纹等元素,使作品于朴拙之中蕴蓄工巧。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新立是地地道道的岫岩人,自幼得祖父母传授,学会了剪纸技艺。大学就读美术专业,她的创作方法与剪刻技巧有了很大提升。从她的《满族婚俗》《闹花灯》《二妞放羊》《满乡端午》《伙伴》《满乡幸福家》等代表作中,可以看出她既擅剪传统样式,又精于命题创作,作品构图严谨、剪刻细致,在内容上着重体现岫岩满族的风土民俗,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王新立对传统剪纸艺术的材料和表现题材进行改革,研发文创产品。她研创了剪纸工艺扇、剪纸陶艺摆盘、亚克力投影剪纸、剪纸徽章等多个文创产品,让新时代剪纸艺术走进百姓日常生活,也为剪纸艺人拓宽了思路,为剪纸这一古老技艺注入时代科技。

与岫岩满族自治县接壤的大连庄河市,依山傍海,独特的地理空间让生活在这里的艺人对剪纸有了发挥自由。

庄河剪纸在造型上突破一切时空限制,将不同时节、不同地域、不同属性的事物融合在一起,创作出具有浪漫主义的独特剪纸艺术作品,达到了生动而不杂乱、洗练而不失真的艺术效果。

1941年11月,韩月琴出生于庄河一个叫小河东的地方,她是庄河剪纸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韩月琴的作品以中国传统剪纸形式来塑造角色造型,借鉴了窗花和皮影戏的艺术元素,吸取了中国民间艺术特有的装饰性、古朴性、简括性,极具民间戏曲特色,呈现鲜明的地域特征。

难得的是,韩月琴出版了多部剪纸专集,还发表了多篇与剪纸相关的论文,用自己的实践总结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她是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获得者、曾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志愿者,其剪纸作品多次在全国剪纸大赛上获金奖。

“我把剪纸当作我的终生事业,一辈子不离开民间、不离开传统,一辈子不放下剪刀,一辈子为传承和弘扬庄河剪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韩月琴说。

3

T03

质润色绿声清 本溪松花石砚会说话

提要

辽宁的松花石砚,与端砚、歙砚、红丝砚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石质名砚。其特殊材质来自长白山余脉的深情馈赠——松花石。三百年来,本溪的山塑造了以石为基的非遗技艺,也构建起以匠心为根的人文精神。从山与人的碰撞中,我们可以找寻辽宁松花石砚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的密码。

复刻的清宫康熙御砚——松花石梅花图砚。

“盛京之东,砥石山麓,有石垒垒”

进入5月,断断续续的几场细雨让山城本溪有了更多清新的气息。前往桥头镇的路上,满眼是绵延不断的山。枝头绿叶红花,乌云给山边勾勒上淡淡的水墨色。

本溪桥头是松花石的重要产地之一。其特有的地质地貌经上亿年演变孕育出了紫云石和青云石,是制砚的好材料。众所周知,砚可由澄泥陶土、漆木、砖块、瓦当、玻璃或半宝石等材质制作,材质、产地如同其出身,决定了它的门类和面貌。桥头松花石以“温润如玉、色泽俏丽、质坚而细、色嫩而纯”的特点使松花石砚闻名世间。

2014年,本溪市申报的松花石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地之砚素有“滑而不流墨,涩而不磨笔,养墨为群砚之首”的雅誉。其器之精巧,正是匠心之物化,映照着地理维度的独特,积淀着历史文化的厚重,闪烁着工匠精神的光辉。

在桥头镇坑口附近的山地上,走几步就能看到散落的红褐色、青绿色的松花石,但在专业的采石人看来,浅层风化的石头是不能拿来做砚的。“得挖二三十米深才可能有好料。我们不取表皮料,也不取山顶上的料,一般都是在水平面以下起料。这么大一片山地,能用的料也就几米见方。”当地人说。

坐落在本溪市南郊的桥头镇,以富产松花石而闻名。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当地人已用松花石制砚。清朝,康熙帝创制清宫御制松花石砚,本溪桥头与吉林安图为两大供石地。乾隆时期,吉林采场封坑,本溪桥头便成为重要的供石地,因其产于“龙兴之地”,清朝皇帝将松花石砚视为国宝。

说到松花石砚,就不得不提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作为清朝御用的文房用品,松花石砚得到了三位帝王的推崇,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康熙赞誉其“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在他所写的《制砚说》中,曾提到松花石砚作为宫廷御砚的起源以及发现该砚材的欣喜之情:“盛京之东,砥石山麓,有石垒垒,质坚而温,色绿而莹,文理灿然,握之则润液欲滴,有取作砺具者。朕见之,以为此良砚材也。命工度其小大方圆,悉准古式,制砚若干方,磨隃糜试之,远胜绿端,即旧坑诸名产亦弗能出其右。”这段话明确了御用的松花石砚材料源自“盛京之东”的“砥石山麓”。砥石,即磨刀石,可见这种石材在百姓眼里很适合做磨刀石。后人查阅了档案,明确了文中所提到的石头为桥头石,还进一步查到了清朝京城造办处选料就是在本溪桥头的位置。在常建华所著的《康熙制作、赏赐松花石砚考》中,推断出康熙皇帝很可能是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第二次东巡祭祖途中发现此石的。

对于找料来说,人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里走并不算最艰难的,在很多情况下,找料的途中并没有路。而且,业内人士都知道,水坑料保水性好,质地更为温润滑嫩,所以每年雨季,当地的采石人和制砚工匠会在山下的溪水边找料。蹬起水靴,在河里蹚着走,弯着腰,翻着一块又一块石头。每每翻到一块好料,所有的疲累都消失殆尽,仔仔细细地端详,心里合计着能用它雕出什么样的砚来。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松花石砚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冯月婷在制砚。

“看三个月,思两个月,做一个月”

黄白相间的方形砚盒上,一株古梅自寿石后探头而出。梅花有正侧,有仰,有俯,有含苞,有盛开。颜色有黄有白,完全为石之本色,凸凹有致,活灵活现。盖面左上方雕有七言诗两句:“月中分外精神出,雪里几多风味长。”下附两篆体方印:“冰”“心”。石砚则为绿色,墨池下浮雕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池周三面浅浮雕4个仿古骢龙纹,砚背中央阴刻行书铭:“以静为用,是以永年。”

这方雕工精美的松花石梅花图砚,是康熙御砚的1∶1复刻品,现收藏于本溪市明山区欢喜岭的一座非遗工坊里。工坊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辽宁松花石砚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冯月婷和一批琢砚工匠正在辛苦地劳作着。

冯月婷介绍,松花石石料埋藏在大山深处,它原是海底淤泥,经过几亿年的沉积、覆盖、压制成为石料。松花石有着丰富的色彩和纹理,是唯一既适合制作砚台又适合做精美砚盒的石材。松花石砚的器型有随形、仿生、长方形等数种。砚盒形状中,长方形比较多见,也有如意首形、葫芦形、竹节形、瓜形等不规则形。纹饰除仿生形状外,还有龙、凤、仿古纹、勾云纹以及桃、灵芝等寓意吉祥的纹饰。松花砚盒常用化石、玻璃、贝壳等镶嵌。

在中国砚林中,清宫制松花石砚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必须依皇家制式制作,且存世量不多,仅有部分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等,民间少有收藏。

最令冯月婷骄傲的莫过于成功复刻的一批清宫旧藏松花石砚,本已失传的宫廷制砚绝技在这里得以重新发掘,曾被皇室专宠的砚种重回大众视野。走在工坊展厅中,一件件巧夺天工的石砚恍若明镜,折射出以冯月婷父亲、松花石砚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冯军为代表的匠人们纯熟的技艺、不懈的追求。

制砚不同于其他石雕,“看三个月,思两个月,做一个月”,这是老一辈雕刻师父传下来的秘诀。执着于细节,计较毫米之差,所谓“咫尺匠心难”就是这个道理。其制作工序加起来有100多道,大工序则有9道。

选石是第一步。松花石色彩丰富,有黄绿、黄白、紫绿、纯黄、纯绿、纯紫等数十种,但由于裂隙极多,所以选石十分重要。制砚用料须质坚而润,色彩或纯净或丰富,既要做到不破坏原石结构,又要保证不会浪费石材,物尽其用。

第二步是放样开料,根据石料尺寸画样后再上锯切割。松花石的莫氏硬度在3.5度至4度之间,比花岗岩软,开料需精确,剔石需精心。

接下来就要去石皮、砍荒。平料规方之后,用凿子去掉上下石皮部分。

再下一步是铲平,用较宽的刻刀铲掉砚心外面的一层粗糙石衣,露出细腻的松花石石材后,再细化出坯。

第五步是纹样设计,根据石材进行设计并绘画图纸,把设计好的图纸画在石材上,为下一步的雕刻做准备。

第六步的精雕很关键。用制砚的专用工具——平口刀、圆口刀、鲤鱼肚刀等刀具进行器物、器形的粗雕、细雕,每一条线必须调整到张力内敛圆润,呈现中和之美。

接下来进行水磨,依次用油石和砂纸对砚石耐心打磨,打磨过程中需不断加水,将刀刻的纹路打磨平整,然后上蜡抛光。待整方砚台上蜡完成,还需对重点部位进行褪蜡抛光。

最后一步是包装,松花石砚一般会配置砚盒,材质也为松花石。除使用松花石盒外,也有木盒及锦盒。

制砚过程中,每道大工序都由一个专门的大师傅负责“掌眼”。高玉发是精雕环节的大师傅,18岁开始入行,从看料、选料学起,干了20多年,现在已是辽宁省优秀工艺美术师。见到他时,他正在用最细的刻刀为一件半成品收边。他头也不抬地说:“羽毛状态应该是一片压着一片,这个学员刻出来的感觉像凤凰被惊到了,有点‘炸毛’。”寥寥数语就是对“可巧手以继拙作,不可庸工以当精制”之匠人精神最生动、最质朴的注解。

“我不会说啥,只知道一辈子把这一件事做好。”当记者提出采访要求时,高师傅紧张地搓起了手。那只执雕刀的右手,大拇指已然变形。

刺耳的机器轰鸣声充斥于开料车间,满手浆水的郑力正在操作切割机。“这块石料的硬度不能满足做砚心的要求,是拿来做砚盒的。”他讲解道。冯月婷在一旁补充说:“很多人以为这么一大块石料全都能用上,其实,只有料眼的地方可用。”

岁月不语,唯石能言。一群为松花石砚雕刻而埋头苦干的人彼此为伴,化心为笔,呵护着流传数百年的非遗瑰宝,让“会说话的石头”在新时代焕发异彩。

“古法手造,焕新‘松花’,落入你家”

2017年,松花石砚与岫岩玉、阜新玛瑙、抚顺煤雕被誉为新“辽宁四宝”。2018年,松花石砚制作技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019年,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辽宁省文旅厅主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本溪市文旅广电局、本溪市文化发展服务中心承办的“祈福纳祥——辽宁松花石砚制作技艺精品展”在北京恭王府举行,展览从松花石砚的传统制作技艺入手,既展出仿制清宫旧藏松花石砚,也有现代创新作品,轰动一时。

越是古老的技艺,越需要新鲜的、充满青春气息的表达,更需要融入新的时代精神。近年来,在原有松花石砚传统宫廷技艺的基础上,新一代传承人将珠宝玉器加工等传统技艺融入松花石砚雕刻制作,传统文化基因与时代共鸣,他们开发出松花石高新技术产品9种,让松花石出现在更多样的应用场景与空间。各种松花石文创衍生品进入北京故宫、国子监、沈阳大帅府、锦州笔架山等景区。在保护新开发的工艺技艺的同时,该非遗工坊也不忘传承弘扬,将相关工艺全部对外公开并免费教学。

此外,他们还将研墨、做石砚纹样拓片等内容做成研学项目,向大众科普文房相关知识,成为受大家欢迎的趣味横生的活动。“其实做这些事的初衷就是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了解松花石砚。只有被更多的人肯定,我们的制砚事业才会发展得更好,也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学习这项传统技艺。”冯月婷坦言。

天色渐晚,冯月婷开始在粉丝群里发布当晚的直播预告:“古法手造,焕新‘松花’,飞入你家。今天有超便宜的福利品荷趣砚,听我慢慢道来它背后的讲究……祥云迷你砚也上架了,适合随身携带把玩;松花石枫叶冰箱贴,好看又实用……”互联网时代为非遗匠人开辟了新的赛道,在小屏上,从历史远处、大山深处走出的传统技艺更加鲜活、动人、接地气。

松花石是大自然写给山川的歌,制砚匠人把这首歌传唱给当代和未来。

4

T04

盘中餐杯中酒 山林人家的舌尖记忆

提要

“民以食为天”,新宾满族传统小吃曾是古辽东森林部落赖以生存的必需品,这些经年形成并甘之如饴的美食,如今依然可以从满族人家的餐桌上品尝到。满族传统小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姜丽麾每天都在忙碌着,为客人准备各种小吃。新宾地区的非遗项目与满族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项目间都有着一定联系,我们以美食为线索,品味满族历史。

新宾满族传统小吃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姜丽麾在做饽饽。本报记者 郭平 摄

原汁原味 传统食俗蕴含的活态文化

乘车从沈阳市区一路向东,过了抚顺,车窗外面的景色便发生了明显变化,再也看不到广袤原野,代之以连绵起伏的山峦和莽莽苍苍的森林。稍微熟悉明清历史的人们会感觉到,沿着这个方向走进群山的沟谷中,再逆流而上,就会走进生活在这里的满族人家。

新宾满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富勃从事了30年群众文化工作,为调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他的足迹遍布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说:“新宾地区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得这里的许多满族民风民俗和民间活态文化得以较好地保存了下来。原汁原味!”

经过全面调查和研究,新宾满族自治县如今保存有八大类35个非遗项目,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数不多的县级分布密集区。与非遗保护并行的两难选择是地方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在富勃看来,新宾地区非遗代表性项目虽然很多,但是与上世纪80年代的状况相比,有些保护工作还是迟了,就如新宾满族传统小吃,在年轻人看来仅仅是一种地方特色小吃而已,而在东北上了年纪的人眼中,唤醒的则是关于满族历史的深刻记忆。

富勃说:“新宾一带多是低矮丘陵,没有大片的耕地,因此当地的农产品以小杂粮为主。这种自然条件决定了满族传统食材较少有大田地里的作物,生活在这里的人形成了以黏食、面食和甜食为主流的饮食偏好,加工食物的方法以蒸、煮为主,间或采集山林间的苏子叶、柞树叶(又称玻璃叶、桲椤叶)来改善食物的口感。”

满族传统小吃于2015年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其制作技艺对于生活在东北地区的老年人而言,是一种必备的生活技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可选择食材的丰富多样,这些技能逐渐淡出了东北人家的视野,如今需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将其传承下去。

新宾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东部山区,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这里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400多年前的女真部落就是在这里逐步发展壮大,最终建立清王朝,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使得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满族民间活态文化。

新宾满族八碟八碗——2013年被列为抚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资料图)

八碟八碗 开启寓意吉祥的味觉盛宴

车行至赫图阿拉城,在一座青砖灰瓦的三间房舍旁停下,这里是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新宾满族传统小吃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姜丽麾经营的满族餐馆。这家餐馆用细木桩做围栏,木板材钉制的门楼富有民族特色,院中摆放着石磨,三间瓦屋中间开门,保留着满族传统式样的花格窗。

走进院落,鼻息中立即盈满饭菜的香味。转头望去,竖立于房屋东侧的青砖烟囱正冒出炊烟。做好吃的,是满族人家惯有的迎客方式。观望间,姜丽麾已经开门相迎,步入三间瓦屋中间的灶间,耳边便传来柴火噼啪的声响,柴火的声音混入灶台上大铁锅中滚烫的开水发出的咝咝声,仿佛在合奏一支山村人家特有的迎宾曲。

迎接远方客人,姜丽麾和伙伴们都穿上了大红底色、印有凤鸟和牡丹图案的罩衫,她说:“这已经不是满族传统服饰了,但是鲜艳的色彩和吉祥的图案却是满族人家的共同偏好。”

姜丽麾的母亲冷春芳是新宾满族传统小吃的传承人。2017年母亲去世后,姜丽麾承担起了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责任。

由于受制作时间、地点的限制,姜丽麾只是简单地准备了苏子叶饽饽、酸汤子等食材,将客人迎进门后,她立即忙活起来。备好的糯米面、黏玉米面,洗得干干净净的苏子叶,早先便已经煮好并捣烂的红小豆,旁边放着满满一大碗白砂糖,姜丽麾只剩下最后两道工序——将苏子叶饽饽包成形,再放入铁锅中蒸熟。这两道工序因为众多人的参与,尤其显得热闹和富有喜庆感。

其实,这之前的准备工作也有很多讲究。糯米面、黏玉米面需要提早和好,并放在适当的温度环境下发酵,这样蒸出来的饽饽口感才会更为绵软。

这场景特别容易唤起上年岁人的童年记忆。在那一代人的记忆中,在灶间烧火煮红小豆是一件愉快的事:可以时不时地揭开锅盖看着红小豆在沸水中翻滚,流着口水狠命地闻一下锅里发出的香气。最让人期待的是捣制豆沙的过程,可以边捣边向里面撒红糖或白糖,平时被母亲严格看管的糖罐子这时可以随意取用,借着品尝豆沙甜不甜的机会,堂而皇之地偷吃,再也不用看大人的脸色。

有一道东北菜,姜丽麾并不是具体的传承人,但她经常会被慕名而来的客人要求展示,这就是2013年被列为抚顺市级非遗项目的新宾满族八碟八碗。她说:“这个非遗项目的申报就是母亲在世时与县里的师傅一起研究确定的。”

“八碟八碗”顾名思义,盛装菜肴的器皿为八只碗和八只盘(在女真人时期,没有盘、碟之分,都叫feila,几百年来传袭至今称为“八碟八碗”)。相传每逢节庆活动时,满族首领会命令八旗子弟各奉上一碟一碗两道菜,最终汇集到一起。八碗都是炖菜,八碟分为四凉四热,有四平八稳之意。

满族人的日常生活讲究吉祥、祝福。除了小吃外,常见的还有满族剪纸中经常出现的两条大鱼,鱼鳞用一大一小两个铜钱来表现,寓意年年有余、财源广进;满族服饰中多见五个蝙蝠环绕福字图案,寓意五福相伴、五福齐享……

好吃好看 追溯源自森林的饮食偏好

满族发展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肃慎人,《史记》中记载:“仲尼曰:隼来远矣,此肃慎之矢也。”到南北朝时期满族的先人又被称为勿吉人,这里勿吉读作“窝稽”,意思是森林。

上世纪30年代由刘爽编修的《吉林新志》记述:“凡北部之兴安岭山系及本省(吉林省)各山脉,大抵皆浮青泼翠,一望无涯,亘古未经砍伐之大森林……漫无蹊径,人迹罕至。”清初的文化流人杨宾在其所撰的地理学专著《柳边纪略》一书中描述:“自混同江(松花江)至宁古塔,窝稽凡二,曰那木窝稽,曰色出窝稽。那木窝稽四十里,色出窝稽六十里,各有界岭。其中万木参天,排比联络,间不容尺……或数日、或数十日不得达。”

可以想象,当年在森林中以游猎为生的人们,在饥饿之时随意摘下身边的苏子叶或者柞树叶裹着饽饽在煹火中加热的场景,更容易体会森林人家的独特饮食偏好。当年人们可能尝试过各种叶子,后来才发现苏子叶和柞树叶更能改善饽饽的口味。

富勃说:“‘饽饽’为满语,是满族各类面点的统称。作为游猎民族,长期在野外捕猎和征战,携带黏食类饽饽既省事又扛饿。慢慢地,满族人养成了在居家日常饮食中吃饽饽的习惯。”

此言不虚,在记录满族早期事件的《满文老档》中多次出现“饽饽”一词,其中记载有:“赐……银五两,跟役银三两,并遣人送饽饽四柳斗,蜂蜜一大瓶。”反映了当年饽饽也是满族首领赏赐手下的物品之一。

姜丽麾话不多,但是操持起灶间事物来手脚麻利,她特意为客人安排了现场制作新宾满族传统小吃——酸汤子。

酸汤子是用玉米磨成的面粉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完整的制作过程需要十多天。姜丽麾为人们演示的是酸汤子制作的最后一步,将发酵好的面团用开水烫过,再捣碎,用水调制均匀形成糊状,称面羹。随后,她在食指上戴一个铁皮打制的小漏斗,手心握住一团面羹将其用力挤入铁锅的沸水中,锅中金灿灿的面条煮熟捞起,便是人们喜爱的酸甜适口的酸汤子了。

闲下来时,姜丽麾指引记者看灶屋房梁,那里挂着一排用白纸包裹的长方块,她说:“那是大酱块。”这些大酱块也关联着一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新宾满族大酱制作技艺。

据介绍,满族人做豆酱的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期,满族的祖先就种豆制酱。《新唐书》记载“栅城之豉”,其中的豉就是豆类酿造的食品。《金史》记载:“女真人以豆为酱,制作豆酱,以蒜、芥末、醋加菜中调味。”清代编修的《满洲源流考》中记载:女真人“以糜酿酒,以豆为酱,芼以芜荑”,说的是满族先人以黏米酿酒,以大豆做酱,佐以山菜食用。

祖辈相传,制作大酱的技艺有一套相对完整的规范,人们通常是在腊月初一或农历二月初一“烀酱”,也就是将黄豆煮熟再捣碎,并堆成一尺长、半尺多宽的酱块子,用纸张包上,放到房屋棚顶的木板上,等待发酵。

到了农历四月初八、十八或二十八,人们便将发酵好的酱块敲碎放入酱缸并加入盐和水,用布封好放在园中等待进一步发酵。大约过了一周时间,人们再用一端固定有小木板的酱耙子不断进行搅拌,富有独特芳香的大酱至此制作完成。

富勃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新宾地区的非遗项目与满族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项目间都有着一定联系。”反映在饮食方面尤其如此。

不光是吃,在这处满族民居的西屋,我们在火炕上看到了一些“嘎拉哈”。“嘎拉哈”是满族语言,也叫“羊拐”,学名叫“髌骨”,是羊、猪、牛等动物后腿关节部位的一块骨头。现在,“抓嘎拉哈”已经作为“新宾满族游戏”的活动内容之一成为新宾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东北地区上了年岁人的眼中,“嘎拉哈”是伴随着自己童年的重要游戏项目,唤醒的是一群娃娃在漫长冬日里,从炕头耍到炕梢的欢乐时光……

5

T05

盘火炕编花筐 老手艺来自山居智慧

提要

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举目皆山,山的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绵绵群山美化了桓仁的环境,陶冶着人们的性情,更激发他们的智慧,淬炼他们的技能,由此衍生出一系列老手艺。千百年来,桓仁人与山相处、与山相融,摸索出适应山居的生活方式、生产技艺。口传心授的老手艺背后,是桓仁人与大山的千年对话。

国家级非遗项目桓仁盘炕技艺中的重要工序——铺炕面石板。(受访者供图)

盘炕技艺 一铺热炕御寒冬

5月初,桓仁满族自治县通天村还有些微凉,记者刚走进村民徐福胜的家中,老两口便笑盈盈地招呼:“今天降温了,快上炕暖和暖和。”搭着炕沿坐下,一股暖意袭来,与这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桓仁盘炕技艺县级传承人初见的生疏,也消弭在暖烘烘的氛围中。

徐家父子都是盘炕技艺传承人。父亲徐福胜是个泥瓦匠,在盖房子的同时也盘炕。坐在暖烘烘的炕上,徐福胜向记者讲起了他的绝活儿。

东北人家的火炕一般由锅灶、炕体和烟囱三部分组成。炕体里是用小土坯垒砌成的矮墙,起承重作用。矮墙呈横竖错落排列的炕,称为“花洞炕”,桓仁盘炕技艺,就是在总结传统“花洞炕”技法的基础上,结合新型砌筑材料特点不断完善形成的。所谓“盘”,就是垒、砌的意思,盘炕在民间俗称砌炕、打炕。盘炕包括设计定位、选材备料、和泥醒泥、烟道设置、吊炕布局、垒砌炕墙、铺土夯基、垒砌烟道、铺垫石板、上泥、浇汤腻缝、武火文火烧炕等12道工序。

徐福胜向记者讲道,12道工序考验的都是手上功夫和实践经验。比如砌筑吊炕时,要按炕板大小确定放线位置,与现代装修时提前在屋内布设水管、电线类似;和泥有讲究,浇水过程得有缓有急;铺土夯基时,炕头至炕梢要形成一定的斜坡,这样才方便爬烟。尤其是最后一步,炕盘好后需要烘干,先以急火快烧,后以慢火慢烧,直到炕干才能停火,否则炕面层容易起皮且不耐踩踏,形成民间俗称的“夹生炕”。“哪个环节没做好都有可能导致火炕久烧不热,或窜烟呛烟。虽是粗活,却得细做。”徐福胜说。

40余年的盘炕经历,让徐福胜感觉到了这项技艺的变化。“一铺炕面看着差不多,其实内部结构随着炕的格局一直在变,泥瓦工们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手艺,得出让炕热得更均匀、不易倒烟、不易塌陷的经验。”徐福胜带记者从屋子里走进厨房,又到屋外指着烟囱解释道。

现在,年逾古稀的徐福胜不再以瓦工活为生,他将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手艺悉数教给儿子徐志伟。“从小看我爸盘炕,他将和好的黄泥摊到石板上、用瓦刀抹平的画面总会出现在眼前。只要是我爸盘的炕,使用过的人都竖大拇指。”徐志伟说,接过父亲的瓦刀时,也感到了盘炕手艺人沉甸甸的责任,俗语“农村三大难”中,“不好烧的炕”排在其中,可见,盘炕对农户的重要性。

2021年,盘炕技艺(桓仁盘炕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东北,普普通通、习以为常的农村火炕,为何能评上国家级非遗项目?

离不开!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桓仁冬季漫长寒冷、夏季阴湿多雨,尤其是每年10月之后,大雪封山,冰天雪地,直至次年5月方冰消雪融。据《桓仁县志》记载,桓仁地区年平均气温仅为6.3℃;根据干燥度分级指标看,全县均属湿润类型。群山环抱的地理环境和潮湿天气,使桓仁人自古以来便在建屋时以设置火炕的方式取暖祛潮。

考古成果表明,盘炕技艺在桓仁沿袭久远。桓仁境内现存的早期火炕遗址在北甸子乡北甸子村盛家街的王义沟,专家考证,该火炕遗址的年代应为战国到汉朝,其烟道形制与现在的形制基本一致。这意味着,盘炕技艺在桓仁已传承2000年之久。

时至今日,火炕仍是我国北方农村家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桓仁满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非遗中心主任李久旭告诉记者,即便在农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使用锅炉、空调取暖的农村家庭仍不超过两成。盘炕技艺是北方地区特有的,因此在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时,经专家指导,桓仁选择了这个项目。

据了解,目前桓仁有泥瓦匠300余人,会盘炕的多在50岁以上。盘一铺炕约4000元,成本高、占地大、时间长,如何传承好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是桓仁非遗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桓仁满族自治县非遗中心创新非遗技艺传习方式,以非遗带动扶贫,受到乡亲们的好评。“组织盘炕传承人去贫困户家中免费盘炕,大家共同讨论炕怎么盘最好。一场活动下来,贫困户省下4000元,我们也进行了技艺培训,一举多得。”李久旭说。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辽东条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曹文清正在编制篮筐。本报记者 查金辉摄

条编技艺 一捆枝条编花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距离通天村约50公里的八里甸子镇秀里村,家家户户都有火炕。清晨,老手艺人曹文清醒来时,火炕还温热。

眼下并不是进山割条子、采山菜最好的季节,但春天就要结束了,眼见家门口的山上泛出绿色,曹文清再也按捺不住,挎着杏条筐出门了。对于84岁的他来说,获评的“辽东条编技艺省级传承人”称号还有点陌生,大山里的各种植物倒是格外亲切、熟悉。

割了一捆带皮的杏树条、榆树条后,老人从山上下来,顺便去买了一条鱼,装在斡荆条篓里。“十二三岁的时候下河网鱼,就学着大人的方法编筐,篓子肚大口小,鱼钻进去就出不来了。”就这样,他从小就学到了世代相传的编筐编篓手艺。

桓仁地区山高林密,境内林区处于长白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过渡地带,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茂盛,森林覆盖率达80.4%,为条编技艺提供了便利条件。辽东条编手工技艺具有独特而完整的编制程序,割条、选条、泡条、豁条拧条、插边条、锁沿、裹梁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搬个小板凳坐在小院门口,背靠大山,曹文清一边熟练地拧杏条编筐,一边缓缓道来:“山上割回来的新鲜树条,困上三两天就能用,或者晾干随用随取,用之前先用水泡软。以编筐为例,杏条需要泡水,泡软后再拧条可以加强韧性,常用来打底儿;如果豁开后再泡,可以做边条。”曹文清说,过去农村不用塑料袋,背个大筐去县城赶集,筐里装着油盐酱醋,有的还装着孩子。一般情况下,这种大筐下面有底座,人走累了可以靠着山坡坐下歇一会儿,休息好后借着底座的反弹力一下子就能站起来。听曹文清这么一说,一幅背筐赶集的生活图景生动地呈现在记者眼前。

2020年,辽东条编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极广:杏条筐承重轻,可用于采山菜、捡蘑菇;榆条筐可用于捡粪、滤肥;斡荆条篓可用于背粮食、网鱼,还可作为母鸡下蛋的窝;腊木条可以编土篮、粮囤、小孩子的悠车;柳条质地柔软、色泽洁白,可编簸箕、笊篱、笸箩;槐条稍硬,可编墙篦⋯⋯祖传的手工编织技法林林总总,啥都能编。

时至今日,条编产品仍有需求。“这项技艺记录了桓仁的地理风貌和人文风情,是桓仁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如今,散发着植物清香的花篮、果盘、宠物窝等样式新颖的产品,也以返璞归真的姿态走进市场。”桓仁满族自治县非遗中心副主任赵丹说。

靠山吃山 林下山参富农家

慈爱厚重的大山,不仅提供了生产生活资料,还点燃了人们致富的希望。在桓仁山区,名贵中药材不难寻觅,野生人参扎根生长。桓仁山参在晋朝古籍中即有记载,驰名于清道光年间,此后一直是全国一些大参行的“开行参”。利用山间资源,经过艰苦创业,桓仁人不但延续了老手艺,更形成了以山为依托的产业优势。

山参,是这片山地给予人们的特殊礼物,参药资源早已成为桓仁的名片。桓仁境内的山岭、林带和土壤,为林下参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千百年来,人们在“放山挖参”的实践中,逐渐掌握了山参的生长习性、分布情况,形成一套种植、采挖山参的技艺。据了解,桓仁现有的104项非遗项目中,与山参相关的有7项。2010年,桓仁山参(林下长芦参)栽培加工技艺、桓仁张氏红参古法制作技艺等项目,被评为本溪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项目市级传承人杨国孝告诉记者,先祖杨作云秋季放山,将采集到的种子带回来,种到附近的深山密林,逐渐掌握了林下长芦参的栽培加工秘诀。从爷爷和父亲处传承了这一技艺后,他和哥哥杨国君苦心钻研,以洗刷、选等、绑把、蒸煮、排针、灌糖、晾晒、包装、储存等20余道加工工序为基础,开发出一系列人参精加工产品。

山参栽培在辽东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种植及加工山参过程中流传的习俗,是桓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2015年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的祭山习俗就是其中之一。

据《桓仁县志》记载,农历三月十六为祀山神日,农人共食祭余,俗称此日为“老把头生日”。老把头是指进山挖参的“放山人”中的领导者或有经验的人,因此,“放山人”将这一天定为祭山的日子。桓仁祭山习俗包括祭祀准备、祭祀仪式、礼成共食三大内容,有一套完整的仪式规程。随着社会发展,这一习俗被放山、种参、养林、开矿、种地等各行各业人士所认可,成为桓仁地区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动。

2020年,本溪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将位于二棚甸子镇摇钱树村的山参谷,确定为祭山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这天,山参谷会吸引远近村民,以及国内外客商、中药行业人士前来,像一场小型的人参行业洽谈会。

大山不但给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精神寄托,衍生出一系列非遗技艺,而且帮助人们实现生活富足。“桓仁的富户大多是种参、放山的人,老百姓依靠大山发家致富,乡村依托大山实现振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桓仁一直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好青山。依靠大山,将我们的老手艺、老习俗一直传承下去。”李久旭说。

6

T06

塑泥像绘新颜 千山工笔重彩越千年

提要

自唐以降,千山地区即有庙宇古建,千山彩塑彩绘也自此发端。数千年来,独特的山川地貌塑造了千山人,也孕育了别具一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当中,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千山彩塑彩绘最为亮眼。“塑”与“绘”的结合代表了千山彩塑彩绘艺术的核心表现手法,加之由南方传来的清音雅韵营造出的氛围,更是为千山彩塑彩绘烙上了粗犷、奔放的印记。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千山彩塑彩绘代表性传承人张世满正在对建筑进行彩绘。本报记者 朱忠鹤 摄

以木为骨 千山稻壳泥塑其形

长白山宏阔秀丽,将余脉向南延展。因此,在辽宁境内,从北至南,一道竞相争奇的雄伟险峰将平原与丘陵一分为二。

这道险峰,就是千山。

本身就是长白山余脉,也背靠着长白山余脉,千山因此呈现出磅礴、壮丽的山川风貌。数千年来,这座被称为“辽宁名山”的千山积淀了厚重且独特的历史文化,引来大量文人骚客驻足,孕育出别具一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千山彩塑彩绘”即是其中之一。

初夏,我们踏着缤纷的落花进山,尝试找寻“千山彩塑彩绘”的根源。愈往山中走,山中愈发宁静,偶尔一两声鸟鸣划破长空,更显山中清幽。满眼的苍绿,夹着粉色的山花,绿与粉,近与远,勾勒出了最佳透视效果。

山脚下,在一处安静小院里,我们见到了今年67岁的千山彩塑彩绘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世满。小院深处,不起眼的平房被张世满改造成了展厅。

推门而入,平房里略显清冷。开灯后,或造型夸张,或色彩浓烈的各式彩塑、彩绘作品映入眼帘,仿佛立刻热闹起来,让人目不暇接。实际上,展厅里堆积如山的这些作品只是张世满塑造出来的众多塑像中很少的一部分,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已经布置在千山各个景区,供游客观瞻。

史料记载,在千年风雨中,千山彩塑彩绘多有损毁。1978年,千山作为全国第一批修复单位率先开启古建筑修复工作。当时海城的韩孟邻、辽阳的顾景阳还有千山的关庆元等千山彩塑彩绘第三代传承人承担起了这一重任。张世满就是韩孟邻的亲传弟子。

展厅里,我们在一尊半成品的彩塑像前站定。这是一尊不足半米的人物坐像,他慈眉善目,神情安然,虽然全身还未施彩,但我们已经能够想象到其全部完工后的端庄优雅与不凡气韵。

为了这份庄严,张世满潜心钻研了半个世纪。1979年,22岁的张世满偶然听说千山招募彩塑彩绘学徒,身为城里人的他毅然报名,将行李卷从家中搬到了山里的寺庙,一住就是一辈子。“当时身边人都觉得我疯了,别人都是想方设法进城,而我则是出城住进了山里。”久居山中,张世满已不愿与人交往,就是这次采访,也是经过了女儿张轶男的再三说服才同意的。

时间催老了张世满,也精进了他所掌握的彩塑彩绘技艺。从展厅到办公室,从操作间到设计室,张世满一直在和我们聊天,向我们讲解千山彩塑彩绘操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以泥塑为例,从一抔黄土到最终彩塑成形,要经历“砌神台—定大形—细节塑造”这三大步骤。

“这三个步骤只是粗略的、总体上概括的流程。其实在每一个步骤里,还有很多操作细节。比如在‘定大形’阶段,就需要先‘立神骨’,也就是按照塑像的造型来制作骨架,而后在骨架上钉些钉子,绑草用。绑草泥阶段也有要求,那就是不能绑得太紧,只要可以贴挂住稻壳泥即可,要给后面的工序留有空间……”不善客套的张世满讲解彩塑的每一个操作步骤时却滔滔不绝。在他的讲述下,记者脑海中的一堆泥一步步地变成眼前的塑像。

实际上,彩塑的过程要远比张世满的讲述更烦琐、更细致,仅所用泥料就分好多种。

比如泥塑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细节塑造”,在塑像的大形定完、龙骨成形、草泥干透后,即可进入细节塑造的步骤。这一步骤则是要求艺人拥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对工具的掌控能力,也是彩塑中最重要的步骤。

面对尾声阶段的塑像,手艺人首先要用较稀的稻壳泥如画画般在塑像上勾勒出泥像的细节造型,如脸部的眼、鼻、嘴、发髻和服饰的走向等。实际上,稻壳泥也不是最后的效果,待稻壳泥干透后,还要在其上面抹一层细泥。

细泥的配制十分讲究。张世满介绍说,要把事先泡好的细泥两锹(需配棉花10克)和成糊状,放到操作台上,再拿少量的棉花往泥里拍,要把棉花均匀地拍到泥里,然后再往里面加入沙子。沙子的用量以用手搓捏感觉不黏手为宜。

“在抹细泥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泥像每一个细节的准确度,因为这是最后的定型阶段。用和好的细泥准确地塑造出塑像的衣纹、手和脸等部位,上细泥一定要从泥像的脚开始,向上塑造。这样可以有修改的余地。如果发现某部位矮了、瘦了,可以增高、增肥,反之亦然。如果从泥像头上往下塑造,就无法补救了。”张世满接着说,细泥工序过后进入“打压子”阶段。因为所要“打压”的部位造型已塑造得十分准确,使用压子技术要求高,一般需要三遍压光、压实工序。第一遍“打压”用力一定要轻、要平、形体要准。而待回水后压第二遍、第三遍。压子打完后,泥像的形体塑造阶段才算全部完成。

彩绘工艺对比图(左为塑像原貌,右为彩绘后的效果)。(资料图)

以像为底 沥粉着色绘其意

2020年,“千山彩塑彩绘”被列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这里的彩塑彩绘是两项截然不同且又有所关联的技艺。张世满说,千山彩塑彩绘分为“泥塑”和“彩绘”两大部分,而“彩绘”又分“泥像彩绘”和“建筑彩绘”两个方面。

待塑像塑造完毕后,就进入泥像彩绘环节了。泥像彩绘不同于建筑彩绘,前者是要在立体的人像上进行彩绘,除了衣服上的纹饰外,还要对泥像的头、手、发髻等进行彩画。

在对泥像进行彩绘前,手艺人要把塑好的泥像身上的裂缝填实,然后刷一遍胶矾水,这个过程被称为“填缝”。

如同在纸上作画一样,在正式上色前,工匠要先在上好底色的泥塑上画出样稿,主要是针对衣服的纹饰。要根据泥像的身份、时代,以及所处的背景设计出符合人物特征的图案,有些图案是专属的,不能用错、用混,这一点与建筑彩绘如出一辙。然后在画好的图案稿上沥粉,沥粉着色时要求线条粗细匀称、流畅平滑,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却考验着手艺人的耐心与功力。接下来就是着色工序了。着色的过程要求较为细致,要从大色、二色、小色三个阶段进行。颜色搭配以青、红、黄、绿为主。在准备贴金的地方要先着黄色。

最后还要给泥像手、脸上气色。上气色要待手脸上的底色完全干透后再进行,用棉花蘸所需要的气色粉(氧化铁红、红土子、炭黑、群青等),往塑像的手脸部搓擦,这样上的颜色有皮肤的质感。

与泥像彩绘不同,建筑彩绘指的是在建筑内外的梁、顶、斗、廊上绘出装饰的图案与壁画,种类很多。比如“金顶墨”,其特点是所有的线及兽类图案都要沥粉贴金,所以设计图案时要考虑到所画图案是否适宜贴金。一般贴金图案多为兽类,如龙、凤、狮、麒麟等。另外还有不沥粉不贴金的池,则画人物、山水、花鸟画等。这些池的底子多用卧金底或麻金底。彩画的用色为青、绿、金(辽宁传统称建筑物上的彩色为高照),这种彩画华丽、庄重、典雅。

从22岁进山学徒至今,张世满已经在山里居住了45年。女儿张轶男在上小学前,和他一样一直穿行于千山的各大殿宇间。

数千年来,千山给不同的人群提供了生存空间。如今,这座历史文化名山不仅给张世满提供了传承先辈技艺的平台,还给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给他提供了充沛的非遗创作灵感素材。可以说,张世满与千山难以分离。

从业几十年,张世满中途也有过迷惘。他不满足于简单的技艺延承,更想在彩塑彩绘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此,他一次又一次研读千山历史,一遍又一遍翻越崇山峻岭,从中找寻创新灵感。很幸运,他找到了——如今,传统的彩塑造像经他之手有了全新的样式与多种文化内涵。

“应该说,千山是我创作灵感的源泉。”对于千山,张世满心怀感激。

以雅为乐 南韵北奏传其音

“千山也称为‘千朵莲花山’。它的名称近10种,对于一座山来说是很罕见的文化现象。因此,从名称这个维度来看,辽东千山可谓天下第一‘名’山。而千山的每一个名字背后,又必然是某一个时空下,千山地域、人文、风俗的生动写照,可以看作是千山古老、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信史。”长期专注辽东半岛地域历史文化溯源研究的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党总支书记、校史馆馆长郑激宇说。

正因为千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非遗项目的千山彩塑彩绘才会有与众不同的风格。

如果说千山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千山彩塑彩绘提供了创作养分,那么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千山寺庙音乐”更因千山独特的文化而起、因千山而兴。

20世纪20年代,一些南方行者因为仰慕千山之名,相继来到鞍山地区的同时,也将南方的乐韵带到了东北。由于千山位于辽南,所以千山寺庙音乐中“器乐”部分的笙管乐的曲牌又多与辽南民间流传的笙管曲相同,形成了南北融合的新曲调。

南北文化的交融交流,让千山寺庙音乐博采众长后韵味独具:它既有神秘清心的文化色彩,又有浓郁的辽南乡土气息。其韵律严谨,节奏明快,尤其借助笙管来伴奏唱诵的形式,更突出了浓郁的北韵风格。

由此,我们可以说,千山赋予这种独特音乐以不同特质。

7

T07

磨璞石凿重器 岫玉雕琢需步步精心

提要

岫玉与新疆和田玉、陕西蓝田玉、河南独山玉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玉”,岫玉成就了一大批以琢玉为业的手工艺人,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带动下,他们守正创新,让玉石灵动,让璞玉生辉,尤以“素活”闻名。在传承中,年轻的手工艺人大胆突破,形成新的艺术风格。从矿到玉,从玉到人,岫岩玉雕正焕发新的生机。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岫岩玉雕代表性传承人王运岫正在雕琢玉器作品。

南北派雕工聚岫岩 “素活”手艺全国闻名

从天空中俯瞰,岫岩满族自治县宛若一张深绿色的、尽情舒展的荷叶——脉络清晰,布满褶皱。这里的“褶皱”,是俯视之下连片的丘陵,它们首尾相连,延绵不绝;而那些清晰的脉络,则是一条条穿山凿洞后链接各个交通节点的公路,以县城为中心,向外发散。

岫岩就这样被群山环抱,以出产岫玉闻名。

岫玉与新疆和田玉、陕西蓝田玉、河南独山玉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玉”。岫岩所产的玉料成就了一大批以琢玉雕刻为业的手工艺人。他们守正创新,让玉石灵动,让璞玉生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岫岩玉雕代表性传承人王运岫就是其中之一。

采访车从县城出发,转了几道弯,在城郊的一个小村子停了下来。从村里主干道向北,穿过几户人家,就是王运岫的玉雕工作室。这位今年67岁,在岫玉行业埋身一辈子的辽宁省优秀民间艺人正守在门口迎接着我们。此时,山峦映照,晴空万里。

2006年,岫岩玉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其历史久远,据史料记载,岫岩近古玉器生产初起于清乾隆年间,渐兴于道光、咸丰时期。清末民初,岫岩地区形成了有300多人从业的玉石街,出现了以江保堂为首的玉雕“八大匠”和以李德纯为代表的“素活二李”。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河北等地匠人来到岫岩,带来了不同的玉雕技艺,因此,岫岩玉雕“北工”之风愈浓。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岫岩玉雕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吸引了不少南方玉雕工匠来到此地。由此,在借鉴吸收了南派雕工的细腻后,岫玉素活工艺有了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素活”是玉雕行话,指的是所雕刻之物区别于人物、花鸟、动物、花卉等生物类造型,它一般包括炉、瓶、薰、鼎、杯、壶、碗、盘、洗等玉制器皿。这类专属造型大多借鉴秦汉以来的青铜器物,端庄大气、雍容华贵,注重稳重平衡。在雕琢技法上,以立体圆雕、镂空雕刻见长,可以做到四面见工、内外通透。

王运岫因岫玉素活技艺而名冠中国玉雕界。为了生动展现岫玉素活风采,他在工作室里专门辟出一间微型展览馆,用于全景式呈现岫玉作品:一件件玉雕磅礴大气、雍容华贵、温润素洁,在灯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这些岫玉素活器型大气,又不输细节,浑厚圆润,又玲珑剔透。尤其是“打钻掏膛”“取链活环”“肩耳制作”等工艺的巧妙运用,更显岫玉素活的匠心独运。

实际上,在中国玉雕界,岫玉素活一直傲视群芳。王运岫说,岫玉雕刻之所以能以素活脱颖而出,一方面得益于几百年来素活技艺在岫岩的传承未间断,另一方面得益于岫玉品种丰富以及能够开凿出大型玉矿石。“可以说,这是大山赐予我们岫岩人得天独厚的宝藏资源。”王运岫说。

岫岩人无疑是幸福的。长白山余脉所形成的连片丘陵在这里蕴藏了丰富的玉石资源。

岫岩所产玉石品质独特,深受国内玉雕业的青睐。首先,岫岩玉石体形大,这是岫岩玉最为突出的特点。其次是玉种多样,岫岩玉可分为河磨玉、岫玉两大类十几个品种。岫岩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既产蛇纹石又产透闪石的地区之一。第三个特点是颜色多样,岫玉分为深绿、浅绿、黄绿、黄色、浅黄、白色、黑色、灰色、红色、蓝色等颜色。老玉和河磨玉又分为鸡油黄、黄白、青白、绿、黑等颜色。

玉雕行业有一种工艺叫“岫岩工”,指的是岫岩玉雕深受京派玉雕的影响,吸收南方玉雕的精华逐渐形成的鲜明艺术风格和工艺特点的雕刻技艺,这种玉雕作品既展现雄浑、大气、豪放的一面,又以细腻、玲珑、精致著称。“岫岩工”会因料施艺,废料巧做,剜脏去绺,化瑕为瑜,巧用俏色、浮雕、圆雕、透雕镶嵌组装等工艺。最近几年,岫岩玉雕在传统素活、玉石巧雕、俏雕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已处于国内一流水平。

丰富的玉石矿资源以及习惯了精雕细琢的玉雕技艺,让岫岩人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他们对地域文化中的大美与内美的挖掘,不仅反映在玉雕作品上,也映照在他们的心灵上。

设计独具匠心 传承注重德才兼备

每天凌晨4点多,王运岫都会早早起床,来到工作室。打开灯,沉下心,拿起笔,将前一晚在头脑中构思好的细节图案逐一绘在玉石上。这是玉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天大亮,徒弟们相继来到工作室。此时,王运岫已经工作了几个小时。对徒弟面对面交代清楚后,王运岫抽身退出了工作室,准备去完成下一项工作。此时,工作室里,琢玉之声四起,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这既是王运岫每天的工作节奏,也是他“传帮带”中刻意保持的步骤。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运岫不仅视上述工作节奏为必需,而且将岫玉素活中的每一个操作环节视为必需。

一件岫玉素活作品的完成,一般要经过采玉、破料、设计、雕琢和抛光等几个步骤。“步步精心,才能最终体现我们的匠心。”王运岫说,岫玉素活之所以备受瞩目,绝不仅仅因为它形体较大,更在于艺人要熟练运用浮雕、透雕等技艺雕琢出轮廓清晰的纹饰,必要时,还要娴熟地运用内雕技法,从里到外雕出几层环环相套的纹饰。这些纹饰大多充满浓郁地方色彩,它们与器形相辅相成,粗犷中透出精细,豪壮中藏着工巧,这是“岫岩工”的绝活。

岫玉素活技艺传承脉络清晰。王运岫介绍,岫玉素活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传人分别是李德纯、李富,二人为父子关系,他们擅长浮雕,纹饰古朴,线条流畅。第三代传人贺德胜则是在传统技法基础上创造出镂雕和透雕。“我是第四代传承人。”王运岫说。

在王运岫看来,所谓的“传承”,不仅要向徒弟传授雕琢技艺以及岫玉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还要传承岫玉素活里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岫玉素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玉雕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做好传承,十分必要。”王运岫说,传统与传承,已经成为这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每日的身体力行。对每一位登门拜师的学徒,王运岫都会先给他们上一堂正身正己的思德课。为此,王运岫总说:“做一个好的玉雕手艺人,首先要做一个好人。”

德才兼备,不仅是王运岫对自己徒弟的要求,也是岫岩当地政府对玉雕手艺人的要求。截至目前,岫岩共培养和推荐中国玉石玉雕刻大师10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14人,辽宁省级玉雕大师100多人,鞍山市工艺美术大师、玉石雕刻大师若干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保证了岫岩玉雕工艺水平的提升。

王运岫用河磨玉雕刻的塔薰。

大胆突破创新 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山与馆,玉与人,艺术与乡村。一座私人玉雕博物馆将本不搭边的这些巧妙融合在一起。

岫岩县前营镇新屯村有一座造型简约,内部别有洞天的所在——唐帅艺术馆。

唐帅艺术馆以馆主唐帅的名字命名。虽居乡间,但艺术馆的气质却与传统的玉雕博物馆以及乡居民宿大不相同。因为在外围设计上增加了田地面积,所以,这座现代化的艺术馆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毫无违和感。

不仅是外部造型大力突破,艺术馆内部展出的几千件玉雕作品同样打破了人们对岫玉作品的原有认知。它们自由,洒脱,不拘一格,丝毫看不出传统玉雕作品的影子。

比如,一大块浅绿色的岫玉被雕琢成了浪花,它们恣意奔放,自由喷涌,充满了生命的律动。再比如,一组名为“家在东北”的玉雕作品在灯光与漫天飞雪的背景烘托下,将用岫玉“雕刻”的东北人的乐观、豪爽和不拘小节生动淋漓地展示了出来。

如果说王运岫的素活将传统岫玉雕琢技艺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那么,新一代崛起的岫玉雕刻大师唐帅则另辟蹊径,巧妙挖掘岫玉本身特质,试图在作品中既观照地域文化与传统人文,又从现代化中提炼精神原动力,形成新的艺术风格和玉雕语言。

这正是岫岩当地政府乐于见到的。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岫岩玉雕的成功当然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使然,其中“人”的因素尤为重要。当地政府认为,不论是玉雕设计人员还是雕刻人员都要不断提高水平,特别是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我们要发挥名人效应,要成立大师工作室。通过名师带徒弟的方式来培育新人。”岫岩满族自治县文旅局局长于文鑫说。

从去年开始,唐帅一边经营着自己的艺术馆,一边将注意力集中到另一个项目——中国玉雕大师创意产业园。这位岫岩玉雕的少壮派代表一方面意识到了岫岩对“岫玉大师”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意识到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岫玉雕刻想要提档升级,精益求精,唯有在玉雕大师培养上下功夫。就这样,一座旨在通过多种扶持手段培养岫玉雕刻大师的基地拔地而起,预计今年6月末正式投入运营。

璞玉藏深山,雕琢成绝伦。延绵不尽的群山既蕴藏着岫玉矿料,也蕴藏着无数岫玉雕刻手艺人创作的源泉与灵感。从矿到玉,从玉到人,岫岩玉雕正焕发新的生机。

8

T08

五彩线手底针 绣出热辣滚烫东北风

提要

满族民间刺绣记录着满族人民从渔猎、游牧生活步入农耕定居生活的历史变迁,与苏绣、湘绣、蜀绣、粤绣一样,是中华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相比之下,满族刺绣作品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粗犷大气、色彩艳丽、针法灵活,具有浓郁的北方地域特色,鲜活地表达了东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文化品味和审美习惯。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岫岩满族民间刺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立梅在刺绣。本报记者 杨竞 摄

骨作针皮作线 满绣诞生山林间

4月末,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图阿拉村兴京满绣坊。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几名绣娘身上,她们正专注地飞针走线。

“小针扎,裹青麻,青麻里面藏点啥?青麻白,青麻新,青麻里边插花针。”51岁的桑菊是新宾满族刺绣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从小就会唱这首儿歌。她制作的一件黄色长袍娃衣挂在一角:柞蚕丝面料,上绣祥云在龙凤之间缭绕,寓意龙凤呈祥。这件作品在2021年辽宁省首届工艺美术大赛上获刺绣类二等奖。桑菊说,这件娃衣是满族人日常穿的衣服,是用桑蚕丝绣的。

新宾满族刺绣的针法主要有平绣针、打籽针、盘金绣、滚针绣等。盘金绣是新宾满族刺绣传统绣法之一,以金、银线为主要绣线,其绣品装饰性强、耀眼夺目,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观感。

满族民间刺绣作品实用性强,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服饰类、日用品类和佩饰类,如旗袍、坎肩儿、花边、鞋、帽子、枕巾、围裙等,几乎涵盖了满族人日常所穿所用。满族刺绣纹饰丰富多彩,讲究的是“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主要有人物故事、山水风景、祥禽瑞兽、花木果蔬、民俗生活等。2020年,新宾满族民间刺绣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满族服饰文化学者、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满懿说,因与山有关,所以满族刺绣最早用的面料不是布而是动物皮或鱼皮。线也不是普通丝线,而是由动物筋或兽皮、鱼皮切成的细条儿。针是用兽骨或鱼骨做成的。满族刺绣从诞生起就融入东北的山地文化中。

后来,满族人融入农耕生活,种棉种麻,在同中原人的文化交流中学会了用棉麻丝刺绣。

桑菊画过的娃衣设计图有上百张,绣坊已经完成百余件。多数娃衣上面绣有山水云图案,山崖耸立于海水中,寓意团结富强,展现出满绣特有的艺术魅力和风格。

“不但讲究结实耐用,而且手能感觉出绣品的立体感。”桑菊补充说,新宾满族刺绣的主要流程包括选花样、描稿、选底料、上绷、勾绷、配线、刺绣、整理及装裱等8个步骤。刺绣品按材料分为皮革类、棉麻类。棉麻类绣品还可以细分补花、堆绫、盘金等。

与苏绣细腻如水、小家碧玉的风格不同,满族刺绣更适合表现大气、粗犷、豪放的东北风情。在造型上,比苏绣、粤绣等南方刺绣更加夸张、粗犷、拙朴。在色彩上,冷暖色调对比强烈、凝重艳丽。在构图上,饱满、对称,极具北方民族特色。

“我们可以通过常用针法来了解满族民间刺绣。因苏绣对满族刺绣的影响最大,我们不妨以苏绣做参照物来讲解。”满懿对比分析,苏绣讲究的是丝薄通透,技艺高超的绣娘在使用绣线时会将一股绣线劈分成16根丝,讲的是慢工出细活。苏绣的桑蚕丝绣线与桑蚕丝面料非常和谐,绣品几乎没有凹凸起伏的立体手感,这正是苏绣的线与面料所决定的美,讲的是丝滑。而满族刺绣则是诞生于动物皮革之上的技法,满族绣娘会把几股柞蚕丝线捻成一根粗的绣线,而普通人家直接用自己捻的粗棉线来绣,粗线配粗布,给人以粗犷立体、大气豪放之感,反映了东北人的性格。

同是满族刺绣,沈阳满族刺绣由桮氏家族祖先从宫廷带入民间,于2020年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桮小丽是代表性传承人。她自幼耳濡目染,继承了祖辈、母亲和姑姑的刺绣技艺,手艺精湛,掌握的针法更加全面。她创新构图和造型,逐渐融合现代艺术,并将技艺传授给女儿。目前,沈阳满族刺绣主要在辽沈地区传承发展。

桮小丽告诉记者,沈阳满族刺绣具有典型的满族传统刺绣特征,作品是以家织布或纺织布做材料,以蓝和浅蓝、黑和黄、白和蓝、黑和白等为主色调,以粗线条造型、勾勒轮廓,呈现出粗犷、拙朴、生动的特点,主要应用于服装衣饰、婚嫁喜寿、门帘桌帘、枕顶被褥、家居装饰等,具有典型的满族民间吉祥文化符号,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夏丽云的刺绣作品《堆秀老虎》。(受访者供图)

立体豪放大气 浮雕绣绝技惊四座

锦州地处辽西走廊,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原文化与东北文化融合之地。为此,锦州满族民间刺绣受新思潮的影响要比新宾满族刺绣更强烈,更具时尚性。

锦州满族刺绣一方面保留了满族人以皮革刺绣的朴实厚重工艺风格,有“生命树”“嬷嬷人”及满族神话传说等图案内容,另一方面吸收中原鲁绣、江南苏绣等汉族刺绣技艺和文人绘画的艺术营养,在粗犷的风格中融入细腻,显示出锦州文化的丰富性和包容性。

2008年,锦州满族民间刺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夏丽云是这一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夏丽云出生在义县。受母亲影响,她从小就喜爱满族刺绣,10岁开始学习刺绣方法。尽管最初只是绣各种荷包、袜底儿,但她心灵手巧,勤学苦练,十五六岁时已掌握了满族刺绣的大部分绣法。

2008年,她带着锦州满族民间刺绣走进北京奥运会,其浮雕绣品“盛世龙”技惊四座。这是一幅长1.9米、宽0.8米的巨龙绣卷。让人称奇的是,巨龙呈现跃然腾飞般的立体感,而这也正是满绣的独门绝技“浮雕绣”的妙处所在。“浮雕绣是满绣的特色绣法,是其他刺绣所不具备的,尤其是龙鳞部分,是一片儿一片儿绣成的。”夏丽云说。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又叫‘针绣’‘扎花’‘绣花’。同岫岩满族民间刺绣、新宾满族刺绣一样讲究实用性。作品多是衣帽服饰和日常生活用品,衣服、披肩、兜肚、套裤、围裙、绣花鞋、帽子、枕头顶、门帘、手帕、坐垫等均是满族妇女展现智慧与技艺的载体。”满懿说。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绣法较多,有平针绣、缎绣、割绣、补绣、包绣、编绣、纳纱、锁边针绣、打籽绣、挑花等。其技艺要求可概括为:顺、齐、平、匀、洁5个字。“顺”是指直线挺直,曲线圆顺;“齐”是指针脚整齐,边缘无参差现象;“平”是指手势准确,绣面(刺绣的底布)平整,丝缕不歪斜;“匀”是指针距一致,不能露底,不能重叠;“洁”是指绣面光洁,无污迹等。

夏丽云说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绣线很有讲究,除了棉、丝等材质区别外,线的结构还有单股、双股、四股、六股的区分。线的材质、粗细的选择要根据底布材质、刺绣品类、图案特征等搭配组合。例如在缎面上刺绣时,需将一根丝线劈成多股,针码也极为细腻。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题材十分广泛,吉祥图案、花鸟鱼虫、菜蔬瓜果皆可入绣,神话传说、地方戏曲、文字诗词、几何图案无所不包。家乡的山川、广袤的大地、庭院中的花草、丰收等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也带给满族妇女取之不尽的灵感。

历史上,随着民族融合,汉族很多具有美好寓意的神话传说也被满族人熟知,如“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白蛇传”“姜太公钓鱼”等传统故事在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中有所表现,在构思、立意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例如,有的作品取材于历史故事《杨家将》系列;有的作品取材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精彩片段;还有的作品取材传统二人转。

纹样美针法多 大胆创新绣出“油画”

相比新宾满族刺绣、锦州满族刺绣,岫岩满族民间刺绣的民俗气息更浓,强调实用性。

岫岩地处大山中。生活在这里的妇女会将内心深处对春天的向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望绣在作品中。自古以来,满族妇女从小就学描花样、刺绣,会亲手绣制嫁妆,通过母女相传、姑嫂交流、妯娌切磋、邻里相授等途径,使刺绣技艺和艺术风格代代相传。

2008年,岫岩满族民间刺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0岁的吴立梅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岫岩满族民间刺绣历史悠久,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刺绣的纹样丰富多彩,有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日月风云等种类。针法上也灵活多变,套针、抢针、乱针、长针、锁针、花针等穿插运用。其绣品造型、构图十分讲究,延续了我国传统的“层层剥皮,疏密相间。疏能跑马,密不透风”的民间构图法则,点、线、面有机结合,三角、菱形、方形、圆形巧妙穿插,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其配色醒目艳丽、对比强烈、艳而不俗、体现出质朴热烈的艺术风格。

在岫岩满族自治县水巷风景区内的一个绣坊里,我们见到了吴立梅。

吴立梅正在编写满绣绣谱——一本供后人查阅满绣历史及技法的书,用文字、图形、图片等深入浅出地解说满绣的各种技法,是初学者学习满绣的教科书。

为了编写绣谱,吴立梅走访了百余位“老绣娘”,因为岫岩满族原汁原味的刺绣都掌握在这些老人手里。吴立梅说:“要体现满绣的传统风格,我们必须要用岫岩当地的语言去描述满绣的技法,而不是用苏绣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才能确保岫岩满族刺绣的地方色彩,这是编写绣谱过程中的最大难点。那些绣了一辈子花的老人根本不会用语言来表达,她们只会做各种刺绣的动作,这时就需要我自己翻阅相关记载,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和语言特色来准确表达。”截至目前,吴立梅总结出满绣有28种技法。

吴立梅为人直爽、泼辣,这样的性格偏偏就绣出细腻的作品,森林、老虎、雄鹰、凤凰、牡丹花、梅花等都在她的绣品中栩栩如生,手法上不拘一格,或粗犷豪放,或细腻朴实。吴立梅说,是这里的山山水水养育了她,给她创作的灵感。

满懿很喜欢吴立梅的作品,认为她的作品继承了岫岩满族民间刺绣中的多样绣法,有扎绣、缎绣、割绣、补绣、包绣、编绣等。其中,割绣是岫岩满族民间刺绣的特色绣法:刺绣时把两块坚挺、厚实的面料紧贴到一起放在撑子上,然后用扎针的方法正反面走线,根据画面需要变换彩线颜色,针脚尽量紧靠一起,并适当掌握彩线的松紧度。绣好后,用宽刀从两块刺绣中间将彩线均匀割断,即成一模一样的一对绣品。

吴立梅不满足于现有的技法,不断进行创新。她大胆吸收苏绣的技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创作出新的刺绣作品。她用4年时间绣出一幅名为《贵妃醉酒》的油画作品。“我用满绣结束了我们满族刺绣没有表现画面背景针法的历史,这种针法的变化使用,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画面中京剧人物甩袖的空气流动效果,我觉得自己值了。” 吴立梅说。

满族的民间刺绣不仅丰富了历史文化内涵也饱含着满族人民的创造力与智慧,其工艺技巧和文化内涵使其自成体系,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来源:辽宁日报

天辽地宁说非遗 群山毓秀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各族人民世代相传、被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其相关的实物、场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非遗的形成与人在何时、何地、如何生活相关,是考察人、地、时间信息的文化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从四五十万年前有人类活动至今,辽宁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一应俱全的大省,在天辽地宁之间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当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类目丰富、多样而备受世人关注。目前我省有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上千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294项,其中包括国家级项目76项。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讲好辽宁故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辽宁山川秀美、河流纵横、海洋疆域辽阔,多元的自然环境与深厚的历史底蕴交织,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从辽西的古战场传说到辽东的满族刺绣,从辽南的海城喇叭戏到辽北的东北二人转,每一项非遗都是辽宁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记录了辽宁人的生活变迁,并在新时代发展中,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辽宁的每一项非遗都承载着千百年来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发酵,最终凝结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卷,带有历史的温情和未来的气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辽宁日报全媒体策划《天辽地宁说非遗》,以“群山毓秀”“碧海潮音”“长河澜兴”“丰草辽原”四大板块34块整版,对充满浓郁乡土气息、源远流长、多元多样的辽宁非遗项目进行全景式描绘和记录。

《天辽地宁说非遗》特刊今日推出第一板块“群山毓秀”8块整版,敬请关注。

T01

天辽地宁说非遗|群山毓秀·厚重如山

辽宁地形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东部的长白山支脉和西部的山地丘陵标记了辽宁的海拔高度,也挺起辽宁地域文化的精神脊梁,山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

大山脚下,孕育着带有鲜明辽宁印记的非遗项目,其文化血脉因山的恒久矗立而绵延赓续。山,积淀辽宁厚重的人文历史、多彩的民俗和精湛技艺。

辽宁的山,峻奇灵秀——医巫闾山为满语,意为“翠绿的山”,有“北方镇山”之称;千山被誉为“东北明珠”;凤凰山古称“乌骨山”;老秃顶子山则被称为“辽宁屋脊”⋯⋯这些名山蕴藏着跌宕、斑斓的民间故事,在时间长河中激荡回响。

辽宁的山,包容豁达——它们不会因险峻而难攀,在历史的沉淀中透着深邃,闪烁着远古文明的荧荧之光:位于辽东的庙后山,45万年前迎来了东北第一批客人;位于辽西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代表中华文明古国第一阶段⋯⋯从远古时代开始,辽宁的山脉就已经印下了文化足迹。山脉,不仅是辽宁地理版图上坚韧、挺拔的存在,也为辽宁文化发展奠定了根脉。

“地理因素,特别是气候和空间位置,是人们的体质、心理差异、意识与文化不同的直接原因。”这一理论说明了地域对民风民性、民俗民艺有着强大的塑造作用。由此,我们用地理理念重构非遗及其项目传承的逻辑框架,本期以山为话题,发掘辽宁山川与非遗文化相辅相成的深厚背景,感受辽宁文化的力量。

千山彩绘技艺自古闻名。从唐代起,千山上倚岩而筑的殿宇内便有了缤纷的色彩和精巧的纹饰,历史文化名山为匠人提供了创作灵感,也为匠人技艺的施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辽宁松花石砚跻身“四大石质名砚”。辽宁境内广泛分布松花石,唯独本溪桥头镇产出的石料能雕出“色欺洮石风漪绿”的松花石砚,成品紫若烟云、青如碧水、黄似彩釉,色泽明亮,花纹美观,被称为“会说话的石头”。今之传承者以匠心守初心,成功复刻清宫旧藏砚台,使失传的石砚雕刻绝技重现民间。

岫岩玉雕灵动古朴。辽东半岛山川河谷交错的自然风貌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孕育了丰饶的玉石资源。岫岩玉雕稳重的器形、对称的构图、精美的雕工,承载着巨大的文化价值。整天和玉料打交道的师傅被源于山川的“土气”浸润,手下雕刻的器物便土得自然、土得厚重、土得鲜活、土得珍贵。

勤劳智慧的满族人自古生活在高山深谷中,大山赋予他们灵感,满族人以大自然为养料,创造一项又一项技艺。例如在漫长的冬季,聪慧的他们就地取材盘火炕,在热腾腾的火炕上,用丝线绣出大自然的花木鸟兽,用剪刀裁出对生活的祝福,用树条编出日用品。这些作品无不展现粗犷、豪放的东北人性格,表现满族人对大自然、祖先的崇拜,被称为“古老民族民间文化活化石”。

靠山吃山,大山里的传统小吃对于满族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一碗成一味,口口皆满足,暖了山里人的胃、抚了平常人的心,为舌尖上的美食注入了浓浓的东北味。

依山而居,一代又一代人把山一样的硬朗与坚毅浇筑到基因里,山因人而名,人因山而灵,一个个非遗项目,起源于山,传承于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这样有血有肉、实实在在地保存在我们的非遗项目中,传承下来。它们跨越山川,与当下的我们、与将来的他们交流、碰撞,不断焕发崭新的光彩。

T02

天辽地宁说非遗|群山毓秀·一把剪一张纸 山的故事能讲一辈子

提要

辽宁民间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依附于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鲜明的地理环境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幸福的向往。我省有五项民间剪纸艺术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七项省级代表性项目。二〇〇九年,这五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声大噪。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新宾满族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关长胜在演示松明烟熏剪纸技法。本报记者查金辉 摄

剪随心动 大山深处的神秘跃然纸上

一个小山村,一间再普通不过的民房。女人坐在炕沿边,右手操起剪刀,在左手的红纸上随意地剪了几下。她自顾自地哼着小曲儿,任凭纸屑纷纷落下。放下剪刀,抖开了纸,迎着窗户透进来的阳光,她看着剪出来的小人偶,微笑着。

她的名字叫汪秀霞,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初夏,六重山峦掩映环抱的医巫闾山,古木苍苍,鸟鸣啾啾。汪秀霞就住在医巫闾山东麓的北镇市富屯满族乡新立村,院子里的花开得正旺。

历史上,医巫闾山是封建王朝的北方镇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地位使其成为东北地区游牧文化、山林文化、海洋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汇处、融合点。生活在这里的满族人先祖崇拜山林、动植物、始祖神,形成图腾,表现在剪纸上,作品不仅记录了满族风俗,还表现农耕文化与山林文化的融合。

汪秀霞从4岁起就跟随母亲学习剪纸。1966年,19岁的她嫁到新立村。那时生活艰辛,每当忧愁的时候,她就跑进林中,向大山倾诉。她的倾诉方式很特别,拿着剪刀剪树叶,看到鸟兽,就剪鸟兽的图案,看到花草,就剪花草的图案,看到虫鱼,就剪虫鱼的图案,一剪就是一天。就这样,她的剪纸作品越来越传神。《牛首树神》《嬷嬷人》《山神爷爷山神奶奶》《九乳妈妈》,这些著名的剪纸作品均出自她手,形式凝重古朴,走剪大胆粗犷,不仅有约定俗成的祈福之意,而且能让人明显地感受到那股来自大山深处的神秘气息。

省非遗保护中心原主任宋晓冬被这些作品打动,他评价:“从汪秀霞的作品中看出了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对自然、祖先的崇拜,也记载了北方民族曾有过的与自然界相依共存的生命、文化状态。”锦州民俗学家王光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系统研究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他说:“看到汪秀霞的剪纸,我非常惊讶,因为跟我以前看到的那些剪纸风格很不一样。汪秀霞的剪法保留了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最基本的特征和最原始的符号,又有非常强烈而鲜明的个人风格。”

2006年,医巫闾山满族剪纸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传承人之一,汪秀霞剪纸时一不画草稿,二不挑工具,随手操起剪刀,剪随手走,手随心动,脑海中的图案信手剪来,而成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生活在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娘娘宫镇崔屯村的赵志国也是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956年出生的赵志国住在海边,他的剪纸就以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场景为主要内容。

赵志国在继承了老辈人剪刻方法的同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的剪纸既有东北剪纸的粗犷豪放,又具关内年画的装饰美。真的感谢生养我的这片土地,农村的生活经历使我的作品极具亲和力,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赵志国说,在艺术造型上,要求自己不讲究细腻,只讲究传神,运用变形与夸张抓住美好生活中的某个精彩瞬间,以达到作品精致饱满、风趣生动的效果。

正是这样严格的要求,赵志国的作品得到了认可。其中《扭秧歌》《时来运转》被中国民协收藏,《二十四节气剪纸》被省非遗单位收藏,部分剪纸作品亮相上海世博会。

同样传神地表现对大自然的崇拜,还有朝阳建平的剪纸技艺。2008年,建平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从造型来看,建平剪纸造型与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玉器有相似之处,某些题材的造型甚至与玉猪龙等文物造型不谋而合。建平剪纸艺人朱瑞莲剪纸作品《龙戏珠》中的龙就保持了猪头、鹿角、蛇身、鸡爪、凤尾的传统造型样式。

建平剪纸多服务于百姓的婚丧嫁娶,表现百姓的喜怒哀乐,因此它具有通俗性和时令性的特征。

建平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智宏说,建平剪纸以白色基调为主,线与面相互衬托,对比强烈,富有韵律感;造型粗犷而不呆板,夸张变形而不失真。尤其动物剪纸,构思浪漫而不浮夸,造型严谨而不拘泥,动作情态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寄托了当地人的美好愿望。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志国的剪纸作品《挑豆种》。 (受访者供图)

边剪边唱 故事民歌融入薄薄剪纸

新宾满族自治县称得上山清水秀,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清永陵,有后金第一都城赫图阿拉城。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环境积淀了大量的满族民间活态文化。其中,新宾满族剪纸传承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新宾满族剪纸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关长胜今年80岁,他的剪纸手工坊就坐落在永陵镇嘉禾村。小时候,他在家人潜移默化的熏陶下继承了剪纸技艺。

关长胜的剪纸作品造型简练、线条粗犷、拙中见巧、寓意丰富,耐看、耐思、耐品。他的剪纸手法以剪为主、以刻为辅,汇集新宾满族文化元素,从设计、剪制到装裱均无草稿,一把剪刀随手剪出想要的图案,而且擅长长卷剪纸。

关长胜的代表作有《满族婚俗》《满族过大年》等10多套满族长卷剪纸,最新创作的《清朝全貌》满族长卷剪纸共4卷,由600余幅画面组成,全长500米,全部采用传统满族剪纸手法剪制而成。

新宾满族剪纸作品内容取材广泛,除了满族传统的“嬷嬷人”、花鸟草虫之外,满族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乡风民俗等都是表现对象。在新宾当地,还流行一种特有的剪纸习俗,即专门为节日进行剪纸,寓意祈福消灾、辟邪迎祥,如《端午节满族吊线剪纸》《满族虫王节》等,具有浓郁的满族文化特色。

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尹忠华说,新宾满族剪纸技法多样,包括单纸剪、双纸剪、立体组合剪、彩色拼粘剪、松明烟熏剪、火头烧烙剪、吊线动画剪等。构图上讲究以刚柔相济的线条来分割空间,物象表现上互不遮拦,将不同时空的人物、情节凝固于一幅画面,从而突破二维空间的局限,使故事具有时空的流动性,丰富了作品的层次。

令记者惊奇的是,与普通剪纸不同,新宾满族剪纸融剪、说、唱于一体,它将满族剪纸、满族民歌和满族故事结合在一起,通过边唱边讲的形式剪出作品来。新宾满族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关素镅回忆:“每年端午节,讷讷(满语,母亲)都要剪窗花贴在玻璃窗上,说是避邪。在推开封闭了一冬天的窗子一刹那,讷讷要往窗外扔一把剪子,我充当的是拾剪刀的角色。我飞快地跑出去,用最快的速度把剪刀拿回来,目的就想听讷讷边剪边唱歌边讲故事。看到讷讷剪出的蜘蛛、小猴等小动物挂在窗前,想着讷讷讲的那些有趣的故事,那情景太幸福了。”

不止于剪 现代科技注入古老技艺

2008年,岫岩满族剪纸、庄河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岫岩满族剪纸的造型以祖辈相传的“底样”为依据,讲究对称构图,多采用折叠剪刻,表现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福寿、娃娃、鲤鱼等形象在岫岩满族剪纸中处处可见。此外,与渔猎时代生活密切相关的走兽和当地的柞蚕、板栗等,也是岫岩满族剪纸中经久不衰的主题。

传统上,岫岩满族剪纸比较注重主体的外貌、神态,手法上不拘一格,随意性强,艺人剪出物象大轮廓后不加修饰,只是在内部剪出必要的纹路和花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即可。随着中原剪纸艺人“闯关东”来到此地,岫岩满族剪纸的风格发生了变化,部分艺人学习中原剪纸风格,剪刻时运用锯齿纹、月牙纹等元素,使作品于朴拙之中蕴蓄工巧。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新立是地地道道的岫岩人,自幼得祖父母传授,学会了剪纸技艺。大学就读美术专业,她的创作方法与剪刻技巧有了很大提升。从她的《满族婚俗》《闹花灯》《二妞放羊》《满乡端午》《伙伴》《满乡幸福家》等代表作中,可以看出她既擅剪传统样式,又精于命题创作,作品构图严谨、剪刻细致,在内容上着重体现岫岩满族的风土民俗,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王新立对传统剪纸艺术的材料和表现题材进行改革,研发文创产品。她研创了剪纸工艺扇、剪纸陶艺摆盘、亚克力投影剪纸、剪纸徽章等多个文创产品,让新时代剪纸艺术走进百姓日常生活,也为剪纸艺人拓宽了思路,为剪纸这一古老技艺注入时代科技。

与岫岩满族自治县接壤的大连庄河市,依山傍海,独特的地理空间让生活在这里的艺人对剪纸有了发挥自由。

庄河剪纸在造型上突破一切时空限制,将不同时节、不同地域、不同属性的事物融合在一起,创作出具有浪漫主义的独特剪纸艺术作品,达到了生动而不杂乱、洗练而不失真的艺术效果。

1941年11月,韩月琴出生于庄河一个叫小河东的地方,她是庄河剪纸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韩月琴的作品以中国传统剪纸形式来塑造角色造型,借鉴了窗花和皮影戏的艺术元素,吸取了中国民间艺术特有的装饰性、古朴性、简括性,极具民间戏曲特色,呈现鲜明的地域特征。

难得的是,韩月琴出版了多部剪纸专集,还发表了多篇与剪纸相关的论文,用自己的实践总结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她是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获得者、曾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志愿者,其剪纸作品多次在全国剪纸大赛上获金奖。

“我把剪纸当作我的终生事业,一辈子不离开民间、不离开传统,一辈子不放下剪刀,一辈子为传承和弘扬庄河剪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韩月琴说。

T03

天辽地宁说非遗|群山毓秀·质润色绿声清 本溪松花石砚会说话

提要

辽宁的松花石砚,与端砚、歙砚、红丝砚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石质名砚。其特殊材质来自长白山余脉的深情馈赠——松花石。三百年来,本溪的山塑造了以石为基的非遗技艺,也构建起以匠心为根的人文精神。从山与人的碰撞中,我们可以找寻辽宁松花石砚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的密码。

复刻的清宫康熙御砚——松花石梅花图砚。

“盛京之东,砥石山麓,有石垒垒”

进入5月,断断续续的几场细雨让山城本溪有了更多清新的气息。前往桥头镇的路上,满眼是绵延不断的山。枝头绿叶红花,乌云给山边勾勒上淡淡的水墨色。

本溪桥头是松花石的重要产地之一。其特有的地质地貌经上亿年演变孕育出了紫云石和青云石,是制砚的好材料。众所周知,砚可由澄泥陶土、漆木、砖块、瓦当、玻璃或半宝石等材质制作,材质、产地如同其出身,决定了它的门类和面貌。桥头松花石以“温润如玉、色泽俏丽、质坚而细、色嫩而纯”的特点使松花石砚闻名世间。

2014年,本溪市申报的松花石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地之砚素有“滑而不流墨,涩而不磨笔,养墨为群砚之首”的雅誉。其器之精巧,正是匠心之物化,映照着地理维度的独特,积淀着历史文化的厚重,闪烁着工匠精神的光辉。

在桥头镇坑口附近的山地上,走几步就能看到散落的红褐色、青绿色的松花石,但在专业的采石人看来,浅层风化的石头是不能拿来做砚的。“得挖二三十米深才可能有好料。我们不取表皮料,也不取山顶上的料,一般都是在水平面以下起料。这么大一片山地,能用的料也就几米见方。”当地人说。

坐落在本溪市南郊的桥头镇,以富产松花石而闻名。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当地人已用松花石制砚。清朝,康熙帝创制清宫御制松花石砚,本溪桥头与吉林安图为两大供石地。乾隆时期,吉林采场封坑,本溪桥头便成为重要的供石地,因其产于“龙兴之地”,清朝皇帝将松花石砚视为国宝。

说到松花石砚,就不得不提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作为清朝御用的文房用品,松花石砚得到了三位帝王的推崇,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康熙赞誉其“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在他所写的《制砚说》中,曾提到松花石砚作为宫廷御砚的起源以及发现该砚材的欣喜之情:“盛京之东,砥石山麓,有石垒垒,质坚而温,色绿而莹,文理灿然,握之则润液欲滴,有取作砺具者。朕见之,以为此良砚材也。命工度其小大方圆,悉准古式,制砚若干方,磨隃糜试之,远胜绿端,即旧坑诸名产亦弗能出其右。”这段话明确了御用的松花石砚材料源自“盛京之东”的“砥石山麓”。砥石,即磨刀石,可见这种石材在百姓眼里很适合做磨刀石。后人查阅了档案,明确了文中所提到的石头为桥头石,还进一步查到了清朝京城造办处选料就是在本溪桥头的位置。在常建华所著的《康熙制作、赏赐松花石砚考》中,推断出康熙皇帝很可能是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第二次东巡祭祖途中发现此石的。

对于找料来说,人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里走并不算最艰难的,在很多情况下,找料的途中并没有路。而且,业内人士都知道,水坑料保水性好,质地更为温润滑嫩,所以每年雨季,当地的采石人和制砚工匠会在山下的溪水边找料。蹬起水靴,在河里蹚着走,弯着腰,翻着一块又一块石头。每每翻到一块好料,所有的疲累都消失殆尽,仔仔细细地端详,心里合计着能用它雕出什么样的砚来。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松花石砚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冯月婷在制砚。

“看三个月,思两个月,做一个月”

黄白相间的方形砚盒上,一株古梅自寿石后探头而出。梅花有正侧,有仰,有俯,有含苞,有盛开。颜色有黄有白,完全为石之本色,凸凹有致,活灵活现。盖面左上方雕有七言诗两句:“月中分外精神出,雪里几多风味长。”下附两篆体方印:“冰”“心”。石砚则为绿色,墨池下浮雕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池周三面浅浮雕4个仿古骢龙纹,砚背中央阴刻行书铭:“以静为用,是以永年。”

这方雕工精美的松花石梅花图砚,是康熙御砚的1∶1复刻品,现收藏于本溪市明山区欢喜岭的一座非遗工坊里。工坊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辽宁松花石砚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冯月婷和一批琢砚工匠正在辛苦地劳作着。

冯月婷介绍,松花石石料埋藏在大山深处,它原是海底淤泥,经过几亿年的沉积、覆盖、压制成为石料。松花石有着丰富的色彩和纹理,是唯一既适合制作砚台又适合做精美砚盒的石材。松花石砚的器型有随形、仿生、长方形等数种。砚盒形状中,长方形比较多见,也有如意首形、葫芦形、竹节形、瓜形等不规则形。纹饰除仿生形状外,还有龙、凤、仿古纹、勾云纹以及桃、灵芝等寓意吉祥的纹饰。松花砚盒常用化石、玻璃、贝壳等镶嵌。

在中国砚林中,清宫制松花石砚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必须依皇家制式制作,且存世量不多,仅有部分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等,民间少有收藏。

最令冯月婷骄傲的莫过于成功复刻的一批清宫旧藏松花石砚,本已失传的宫廷制砚绝技在这里得以重新发掘,曾被皇室专宠的砚种重回大众视野。走在工坊展厅中,一件件巧夺天工的石砚恍若明镜,折射出以冯月婷父亲、松花石砚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冯军为代表的匠人们纯熟的技艺、不懈的追求。

制砚不同于其他石雕,“看三个月,思两个月,做一个月”,这是老一辈雕刻师父传下来的秘诀。执着于细节,计较毫米之差,所谓“咫尺匠心难”就是这个道理。其制作工序加起来有100多道,大工序则有9道。

选石是第一步。松花石色彩丰富,有黄绿、黄白、紫绿、纯黄、纯绿、纯紫等数十种,但由于裂隙极多,所以选石十分重要。制砚用料须质坚而润,色彩或纯净或丰富,既要做到不破坏原石结构,又要保证不会浪费石材,物尽其用。

第二步是放样开料,根据石料尺寸画样后再上锯切割。松花石的莫氏硬度在3.5度至4度之间,比花岗岩软,开料需精确,剔石需精心。

接下来就要去石皮、砍荒。平料规方之后,用凿子去掉上下石皮部分。

再下一步是铲平,用较宽的刻刀铲掉砚心外面的一层粗糙石衣,露出细腻的松花石石材后,再细化出坯。

第五步是纹样设计,根据石材进行设计并绘画图纸,把设计好的图纸画在石材上,为下一步的雕刻做准备。

第六步的精雕很关键。用制砚的专用工具——平口刀、圆口刀、鲤鱼肚刀等刀具进行器物、器形的粗雕、细雕,每一条线必须调整到张力内敛圆润,呈现中和之美。

接下来进行水磨,依次用油石和砂纸对砚石耐心打磨,打磨过程中需不断加水,将刀刻的纹路打磨平整,然后上蜡抛光。待整方砚台上蜡完成,还需对重点部位进行褪蜡抛光。

最后一步是包装,松花石砚一般会配置砚盒,材质也为松花石。除使用松花石盒外,也有木盒及锦盒。

制砚过程中,每道大工序都由一个专门的大师傅负责“掌眼”。高玉发是精雕环节的大师傅,18岁开始入行,从看料、选料学起,干了20多年,现在已是辽宁省优秀工艺美术师。见到他时,他正在用最细的刻刀为一件半成品收边。他头也不抬地说:“羽毛状态应该是一片压着一片,这个学员刻出来的感觉像凤凰被惊到了,有点‘炸毛’。”寥寥数语就是对“可巧手以继拙作,不可庸工以当精制”之匠人精神最生动、最质朴的注解。

“我不会说啥,只知道一辈子把这一件事做好。”当记者提出采访要求时,高师傅紧张地搓起了手。那只执雕刀的右手,大拇指已然变形。

刺耳的机器轰鸣声充斥于开料车间,满手浆水的郑力正在操作切割机。“这块石料的硬度不能满足做砚心的要求,是拿来做砚盒的。”他讲解道。冯月婷在一旁补充说:“很多人以为这么一大块石料全都能用上,其实,只有料眼的地方可用。”

岁月不语,唯石能言。一群为松花石砚雕刻而埋头苦干的人彼此为伴,化心为笔,呵护着流传数百年的非遗瑰宝,让“会说话的石头”在新时代焕发异彩。

“古法手造,焕新‘松花’,落入你家”

2017年,松花石砚与岫岩玉、阜新玛瑙、抚顺煤雕被誉为新“辽宁四宝”。2018年,松花石砚制作技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019年,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辽宁省文旅厅主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本溪市文旅广电局、本溪市文化发展服务中心承办的“祈福纳祥——辽宁松花石砚制作技艺精品展”在北京恭王府举行,展览从松花石砚的传统制作技艺入手,既展出仿制清宫旧藏松花石砚,也有现代创新作品,轰动一时。

越是古老的技艺,越需要新鲜的、充满青春气息的表达,更需要融入新的时代精神。近年来,在原有松花石砚传统宫廷技艺的基础上,新一代传承人将珠宝玉器加工等传统技艺融入松花石砚雕刻制作,传统文化基因与时代共鸣,他们开发出松花石高新技术产品9种,让松花石出现在更多样的应用场景与空间。各种松花石文创衍生品进入北京故宫、国子监、沈阳大帅府、锦州笔架山等景区。在保护新开发的工艺技艺的同时,该非遗工坊也不忘传承弘扬,将相关工艺全部对外公开并免费教学。

此外,他们还将研墨、做石砚纹样拓片等内容做成研学项目,向大众科普文房相关知识,成为受大家欢迎的趣味横生的活动。“其实做这些事的初衷就是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了解松花石砚。只有被更多的人肯定,我们的制砚事业才会发展得更好,也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学习这项传统技艺。”冯月婷坦言。

天色渐晚,冯月婷开始在粉丝群里发布当晚的直播预告:“古法手造,焕新‘松花’,飞入你家。今天有超便宜的福利品荷趣砚,听我慢慢道来它背后的讲究……祥云迷你砚也上架了,适合随身携带把玩;松花石枫叶冰箱贴,好看又实用……”互联网时代为非遗匠人开辟了新的赛道,在小屏上,从历史远处、大山深处走出的传统技艺更加鲜活、动人、接地气。

松花石是大自然写给山川的歌,制砚匠人把这首歌传唱给当代和未来。

T04

天辽地宁说非遗|群山毓秀·盘中餐杯中酒 山林人家的舌尖记忆

提要

“民以食为天”,新宾满族传统小吃曾是古辽东森林部落赖以生存的必需品,这些经年形成并甘之如饴的美食,如今依然可以从满族人家的餐桌上品尝到。满族传统小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姜丽麾每天都在忙碌着,为客人准备各种小吃。新宾地区的非遗项目与满族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项目间都有着一定联系,我们以美食为线索,品味满族历史。

新宾满族传统小吃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姜丽麾在做饽饽。本报记者 郭平 摄

原汁原味 传统食俗蕴含的活态文化

乘车从沈阳市区一路向东,过了抚顺,车窗外面的景色便发生了明显变化,再也看不到广袤原野,代之以连绵起伏的山峦和莽莽苍苍的森林。稍微熟悉明清历史的人们会感觉到,沿着这个方向走进群山的沟谷中,再逆流而上,就会走进生活在这里的满族人家。

新宾满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富勃从事了30年群众文化工作,为调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他的足迹遍布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说:“新宾地区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得这里的许多满族民风民俗和民间活态文化得以较好地保存了下来。原汁原味!”

经过全面调查和研究,新宾满族自治县如今保存有八大类35个非遗项目,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数不多的县级分布密集区。与非遗保护并行的两难选择是地方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在富勃看来,新宾地区非遗代表性项目虽然很多,但是与上世纪80年代的状况相比,有些保护工作还是迟了,就如新宾满族传统小吃,在年轻人看来仅仅是一种地方特色小吃而已,而在东北上了年纪的人眼中,唤醒的则是关于满族历史的深刻记忆。

富勃说:“新宾一带多是低矮丘陵,没有大片的耕地,因此当地的农产品以小杂粮为主。这种自然条件决定了满族传统食材较少有大田地里的作物,生活在这里的人形成了以黏食、面食和甜食为主流的饮食偏好,加工食物的方法以蒸、煮为主,间或采集山林间的苏子叶、柞树叶(又称玻璃叶、桲椤叶)来改善食物的口感。”

满族传统小吃于2015年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其制作技艺对于生活在东北地区的老年人而言,是一种必备的生活技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可选择食材的丰富多样,这些技能逐渐淡出了东北人家的视野,如今需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将其传承下去。

新宾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东部山区,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这里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400多年前的女真部落就是在这里逐步发展壮大,最终建立清王朝,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使得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满族民间活态文化。

新宾满族八碟八碗——2013年被列为抚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资料图)

八碟八碗 开启寓意吉祥的味觉盛宴

车行至赫图阿拉城,在一座青砖灰瓦的三间房舍旁停下,这里是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新宾满族传统小吃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姜丽麾经营的满族餐馆。这家餐馆用细木桩做围栏,木板材钉制的门楼富有民族特色,院中摆放着石磨,三间瓦屋中间开门,保留着满族传统式样的花格窗。

走进院落,鼻息中立即盈满饭菜的香味。转头望去,竖立于房屋东侧的青砖烟囱正冒出炊烟。做好吃的,是满族人家惯有的迎客方式。观望间,姜丽麾已经开门相迎,步入三间瓦屋中间的灶间,耳边便传来柴火噼啪的声响,柴火的声音混入灶台上大铁锅中滚烫的开水发出的咝咝声,仿佛在合奏一支山村人家特有的迎宾曲。

迎接远方客人,姜丽麾和伙伴们都穿上了大红底色、印有凤鸟和牡丹图案的罩衫,她说:“这已经不是满族传统服饰了,但是鲜艳的色彩和吉祥的图案却是满族人家的共同偏好。”

姜丽麾的母亲冷春芳是新宾满族传统小吃的传承人。2017年母亲去世后,姜丽麾承担起了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责任。

由于受制作时间、地点的限制,姜丽麾只是简单地准备了苏子叶饽饽、酸汤子等食材,将客人迎进门后,她立即忙活起来。备好的糯米面、黏玉米面,洗得干干净净的苏子叶,早先便已经煮好并捣烂的红小豆,旁边放着满满一大碗白砂糖,姜丽麾只剩下最后两道工序——将苏子叶饽饽包成形,再放入铁锅中蒸熟。这两道工序因为众多人的参与,尤其显得热闹和富有喜庆感。

其实,这之前的准备工作也有很多讲究。糯米面、黏玉米面需要提早和好,并放在适当的温度环境下发酵,这样蒸出来的饽饽口感才会更为绵软。

这场景特别容易唤起上年岁人的童年记忆。在那一代人的记忆中,在灶间烧火煮红小豆是一件愉快的事:可以时不时地揭开锅盖看着红小豆在沸水中翻滚,流着口水狠命地闻一下锅里发出的香气。最让人期待的是捣制豆沙的过程,可以边捣边向里面撒红糖或白糖,平时被母亲严格看管的糖罐子这时可以随意取用,借着品尝豆沙甜不甜的机会,堂而皇之地偷吃,再也不用看大人的脸色。

有一道东北菜,姜丽麾并不是具体的传承人,但她经常会被慕名而来的客人要求展示,这就是2013年被列为抚顺市级非遗项目的新宾满族八碟八碗。她说:“这个非遗项目的申报就是母亲在世时与县里的师傅一起研究确定的。”

“八碟八碗”顾名思义,盛装菜肴的器皿为八只碗和八只盘(在女真人时期,没有盘、碟之分,都叫feila,几百年来传袭至今称为“八碟八碗”)。相传每逢节庆活动时,满族首领会命令八旗子弟各奉上一碟一碗两道菜,最终汇集到一起。八碗都是炖菜,八碟分为四凉四热,有四平八稳之意。

满族人的日常生活讲究吉祥、祝福。除了小吃外,常见的还有满族剪纸中经常出现的两条大鱼,鱼鳞用一大一小两个铜钱来表现,寓意年年有余、财源广进;满族服饰中多见五个蝙蝠环绕福字图案,寓意五福相伴、五福齐享……

好吃好看 追溯源自森林的饮食偏好

满族发展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肃慎人,《史记》中记载:“仲尼曰:隼来远矣,此肃慎之矢也。”到南北朝时期满族的先人又被称为勿吉人,这里勿吉读作“窝稽”,意思是森林。

上世纪30年代由刘爽编修的《吉林新志》记述:“凡北部之兴安岭山系及本省(吉林省)各山脉,大抵皆浮青泼翠,一望无涯,亘古未经砍伐之大森林……漫无蹊径,人迹罕至。”清初的文化流人杨宾在其所撰的地理学专著《柳边纪略》一书中描述:“自混同江(松花江)至宁古塔,窝稽凡二,曰那木窝稽,曰色出窝稽。那木窝稽四十里,色出窝稽六十里,各有界岭。其中万木参天,排比联络,间不容尺……或数日、或数十日不得达。”

可以想象,当年在森林中以游猎为生的人们,在饥饿之时随意摘下身边的苏子叶或者柞树叶裹着饽饽在煹火中加热的场景,更容易体会森林人家的独特饮食偏好。当年人们可能尝试过各种叶子,后来才发现苏子叶和柞树叶更能改善饽饽的口味。

富勃说:“‘饽饽’为满语,是满族各类面点的统称。作为游猎民族,长期在野外捕猎和征战,携带黏食类饽饽既省事又扛饿。慢慢地,满族人养成了在居家日常饮食中吃饽饽的习惯。”

此言不虚,在记录满族早期事件的《满文老档》中多次出现“饽饽”一词,其中记载有:“赐……银五两,跟役银三两,并遣人送饽饽四柳斗,蜂蜜一大瓶。”反映了当年饽饽也是满族首领赏赐手下的物品之一。

姜丽麾话不多,但是操持起灶间事物来手脚麻利,她特意为客人安排了现场制作新宾满族传统小吃——酸汤子。

酸汤子是用玉米磨成的面粉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完整的制作过程需要十多天。姜丽麾为人们演示的是酸汤子制作的最后一步,将发酵好的面团用开水烫过,再捣碎,用水调制均匀形成糊状,称面羹。随后,她在食指上戴一个铁皮打制的小漏斗,手心握住一团面羹将其用力挤入铁锅的沸水中,锅中金灿灿的面条煮熟捞起,便是人们喜爱的酸甜适口的酸汤子了。

闲下来时,姜丽麾指引记者看灶屋房梁,那里挂着一排用白纸包裹的长方块,她说:“那是大酱块。”这些大酱块也关联着一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新宾满族大酱制作技艺。

据介绍,满族人做豆酱的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期,满族的祖先就种豆制酱。《新唐书》记载“栅城之豉”,其中的豉就是豆类酿造的食品。《金史》记载:“女真人以豆为酱,制作豆酱,以蒜、芥末、醋加菜中调味。”清代编修的《满洲源流考》中记载:女真人“以糜酿酒,以豆为酱,芼以芜荑”,说的是满族先人以黏米酿酒,以大豆做酱,佐以山菜食用。

祖辈相传,制作大酱的技艺有一套相对完整的规范,人们通常是在腊月初一或农历二月初一“烀酱”,也就是将黄豆煮熟再捣碎,并堆成一尺长、半尺多宽的酱块子,用纸张包上,放到房屋棚顶的木板上,等待发酵。

到了农历四月初八、十八或二十八,人们便将发酵好的酱块敲碎放入酱缸并加入盐和水,用布封好放在园中等待进一步发酵。大约过了一周时间,人们再用一端固定有小木板的酱耙子不断进行搅拌,富有独特芳香的大酱至此制作完成。

富勃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新宾地区的非遗项目与满族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项目间都有着一定联系。”反映在饮食方面尤其如此。

不光是吃,在这处满族民居的西屋,我们在火炕上看到了一些“嘎拉哈”。“嘎拉哈”是满族语言,也叫“羊拐”,学名叫“髌骨”,是羊、猪、牛等动物后腿关节部位的一块骨头。现在,“抓嘎拉哈”已经作为“新宾满族游戏”的活动内容之一成为新宾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东北地区上了年岁人的眼中,“嘎拉哈”是伴随着自己童年的重要游戏项目,唤醒的是一群娃娃在漫长冬日里,从炕头耍到炕梢的欢乐时光……

T05

天辽地宁说非遗|群山毓秀·盘火炕编花筐 老手艺来自山居智慧

提要

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举目皆山,山的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绵绵群山美化了桓仁的环境,陶冶着人们的性情,更激发他们的智慧,淬炼他们的技能,由此衍生出一系列老手艺。千百年来,桓仁人与山相处、与山相融,摸索出适应山居的生活方式、生产技艺。口传心授的老手艺背后,是桓仁人与大山的千年对话。

国家级非遗项目桓仁盘炕技艺中的重要工序——铺炕面石板。(受访者供图)

盘炕技艺 一铺热炕御寒冬

5月初,桓仁满族自治县通天村还有些微凉,记者刚走进村民徐福胜的家中,老两口便笑盈盈地招呼:“今天降温了,快上炕暖和暖和。”搭着炕沿坐下,一股暖意袭来,与这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桓仁盘炕技艺县级传承人初见的生疏,也消弭在暖烘烘的氛围中。

徐家父子都是盘炕技艺传承人。父亲徐福胜是个泥瓦匠,在盖房子的同时也盘炕。坐在暖烘烘的炕上,徐福胜向记者讲起了他的绝活儿。

东北人家的火炕一般由锅灶、炕体和烟囱三部分组成。炕体里是用小土坯垒砌成的矮墙,起承重作用。矮墙呈横竖错落排列的炕,称为“花洞炕”,桓仁盘炕技艺,就是在总结传统“花洞炕”技法的基础上,结合新型砌筑材料特点不断完善形成的。所谓“盘”,就是垒、砌的意思,盘炕在民间俗称砌炕、打炕。盘炕包括设计定位、选材备料、和泥醒泥、烟道设置、吊炕布局、垒砌炕墙、铺土夯基、垒砌烟道、铺垫石板、上泥、浇汤腻缝、武火文火烧炕等12道工序。

徐福胜向记者讲道,12道工序考验的都是手上功夫和实践经验。比如砌筑吊炕时,要按炕板大小确定放线位置,与现代装修时提前在屋内布设水管、电线类似;和泥有讲究,浇水过程得有缓有急;铺土夯基时,炕头至炕梢要形成一定的斜坡,这样才方便爬烟。尤其是最后一步,炕盘好后需要烘干,先以急火快烧,后以慢火慢烧,直到炕干才能停火,否则炕面层容易起皮且不耐踩踏,形成民间俗称的“夹生炕”。“哪个环节没做好都有可能导致火炕久烧不热,或窜烟呛烟。虽是粗活,却得细做。”徐福胜说。

40余年的盘炕经历,让徐福胜感觉到了这项技艺的变化。“一铺炕面看着差不多,其实内部结构随着炕的格局一直在变,泥瓦工们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手艺,得出让炕热得更均匀、不易倒烟、不易塌陷的经验。”徐福胜带记者从屋子里走进厨房,又到屋外指着烟囱解释道。

现在,年逾古稀的徐福胜不再以瓦工活为生,他将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手艺悉数教给儿子徐志伟。“从小看我爸盘炕,他将和好的黄泥摊到石板上、用瓦刀抹平的画面总会出现在眼前。只要是我爸盘的炕,使用过的人都竖大拇指。”徐志伟说,接过父亲的瓦刀时,也感到了盘炕手艺人沉甸甸的责任,俗语“农村三大难”中,“不好烧的炕”排在其中,可见,盘炕对农户的重要性。

2021年,盘炕技艺(桓仁盘炕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东北,普普通通、习以为常的农村火炕,为何能评上国家级非遗项目?

离不开!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桓仁冬季漫长寒冷、夏季阴湿多雨,尤其是每年10月之后,大雪封山,冰天雪地,直至次年5月方冰消雪融。据《桓仁县志》记载,桓仁地区年平均气温仅为6.3℃;根据干燥度分级指标看,全县均属湿润类型。群山环抱的地理环境和潮湿天气,使桓仁人自古以来便在建屋时以设置火炕的方式取暖祛潮。

考古成果表明,盘炕技艺在桓仁沿袭久远。桓仁境内现存的早期火炕遗址在北甸子乡北甸子村盛家街的王义沟,专家考证,该火炕遗址的年代应为战国到汉朝,其烟道形制与现在的形制基本一致。这意味着,盘炕技艺在桓仁已传承2000年之久。

时至今日,火炕仍是我国北方农村家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桓仁满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非遗中心主任李久旭告诉记者,即便在农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使用锅炉、空调取暖的农村家庭仍不超过两成。盘炕技艺是北方地区特有的,因此在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时,经专家指导,桓仁选择了这个项目。

据了解,目前桓仁有泥瓦匠300余人,会盘炕的多在50岁以上。盘一铺炕约4000元,成本高、占地大、时间长,如何传承好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是桓仁非遗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桓仁满族自治县非遗中心创新非遗技艺传习方式,以非遗带动扶贫,受到乡亲们的好评。“组织盘炕传承人去贫困户家中免费盘炕,大家共同讨论炕怎么盘最好。一场活动下来,贫困户省下4000元,我们也进行了技艺培训,一举多得。”李久旭说。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辽东条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曹文清正在编制篮筐。本报记者 查金辉摄

条编技艺 一捆枝条编花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距离通天村约50公里的八里甸子镇秀里村,家家户户都有火炕。清晨,老手艺人曹文清醒来时,火炕还温热。

眼下并不是进山割条子、采山菜最好的季节,但春天就要结束了,眼见家门口的山上泛出绿色,曹文清再也按捺不住,挎着杏条筐出门了。对于84岁的他来说,获评的“辽东条编技艺省级传承人”称号还有点陌生,大山里的各种植物倒是格外亲切、熟悉。

割了一捆带皮的杏树条、榆树条后,老人从山上下来,顺便去买了一条鱼,装在斡荆条篓里。“十二三岁的时候下河网鱼,就学着大人的方法编筐,篓子肚大口小,鱼钻进去就出不来了。”就这样,他从小就学到了世代相传的编筐编篓手艺。

桓仁地区山高林密,境内林区处于长白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过渡地带,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茂盛,森林覆盖率达80.4%,为条编技艺提供了便利条件。辽东条编手工技艺具有独特而完整的编制程序,割条、选条、泡条、豁条拧条、插边条、锁沿、裹梁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搬个小板凳坐在小院门口,背靠大山,曹文清一边熟练地拧杏条编筐,一边缓缓道来:“山上割回来的新鲜树条,困上三两天就能用,或者晾干随用随取,用之前先用水泡软。以编筐为例,杏条需要泡水,泡软后再拧条可以加强韧性,常用来打底儿;如果豁开后再泡,可以做边条。”曹文清说,过去农村不用塑料袋,背个大筐去县城赶集,筐里装着油盐酱醋,有的还装着孩子。一般情况下,这种大筐下面有底座,人走累了可以靠着山坡坐下歇一会儿,休息好后借着底座的反弹力一下子就能站起来。听曹文清这么一说,一幅背筐赶集的生活图景生动地呈现在记者眼前。

2020年,辽东条编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极广:杏条筐承重轻,可用于采山菜、捡蘑菇;榆条筐可用于捡粪、滤肥;斡荆条篓可用于背粮食、网鱼,还可作为母鸡下蛋的窝;腊木条可以编土篮、粮囤、小孩子的悠车;柳条质地柔软、色泽洁白,可编簸箕、笊篱、笸箩;槐条稍硬,可编墙篦⋯⋯祖传的手工编织技法林林总总,啥都能编。

时至今日,条编产品仍有需求。“这项技艺记录了桓仁的地理风貌和人文风情,是桓仁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如今,散发着植物清香的花篮、果盘、宠物窝等样式新颖的产品,也以返璞归真的姿态走进市场。”桓仁满族自治县非遗中心副主任赵丹说。

靠山吃山 林下山参富农家

慈爱厚重的大山,不仅提供了生产生活资料,还点燃了人们致富的希望。在桓仁山区,名贵中药材不难寻觅,野生人参扎根生长。桓仁山参在晋朝古籍中即有记载,驰名于清道光年间,此后一直是全国一些大参行的“开行参”。利用山间资源,经过艰苦创业,桓仁人不但延续了老手艺,更形成了以山为依托的产业优势。

山参,是这片山地给予人们的特殊礼物,参药资源早已成为桓仁的名片。桓仁境内的山岭、林带和土壤,为林下参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千百年来,人们在“放山挖参”的实践中,逐渐掌握了山参的生长习性、分布情况,形成一套种植、采挖山参的技艺。据了解,桓仁现有的104项非遗项目中,与山参相关的有7项。2010年,桓仁山参(林下长芦参)栽培加工技艺、桓仁张氏红参古法制作技艺等项目,被评为本溪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项目市级传承人杨国孝告诉记者,先祖杨作云秋季放山,将采集到的种子带回来,种到附近的深山密林,逐渐掌握了林下长芦参的栽培加工秘诀。从爷爷和父亲处传承了这一技艺后,他和哥哥杨国君苦心钻研,以洗刷、选等、绑把、蒸煮、排针、灌糖、晾晒、包装、储存等20余道加工工序为基础,开发出一系列人参精加工产品。

山参栽培在辽东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种植及加工山参过程中流传的习俗,是桓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2015年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的祭山习俗就是其中之一。

据《桓仁县志》记载,农历三月十六为祀山神日,农人共食祭余,俗称此日为“老把头生日”。老把头是指进山挖参的“放山人”中的领导者或有经验的人,因此,“放山人”将这一天定为祭山的日子。桓仁祭山习俗包括祭祀准备、祭祀仪式、礼成共食三大内容,有一套完整的仪式规程。随着社会发展,这一习俗被放山、种参、养林、开矿、种地等各行各业人士所认可,成为桓仁地区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动。

2020年,本溪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将位于二棚甸子镇摇钱树村的山参谷,确定为祭山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这天,山参谷会吸引远近村民,以及国内外客商、中药行业人士前来,像一场小型的人参行业洽谈会。

大山不但给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精神寄托,衍生出一系列非遗技艺,而且帮助人们实现生活富足。“桓仁的富户大多是种参、放山的人,老百姓依靠大山发家致富,乡村依托大山实现振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桓仁一直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好青山。依靠大山,将我们的老手艺、老习俗一直传承下去。”李久旭说。

T06

天辽地宁说非遗|群山毓秀·塑泥像绘新颜 千山工笔重彩越千年

提要

自唐以降,千山地区即有庙宇古建,千山彩塑彩绘也自此发端。数千年来,独特的山川地貌塑造了千山人,也孕育了别具一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当中,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千山彩塑彩绘最为亮眼。“塑”与“绘”的结合代表了千山彩塑彩绘艺术的核心表现手法,加之由南方传来的清音雅韵营造出的氛围,更是为千山彩塑彩绘烙上了粗犷、奔放的印记。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千山彩塑彩绘代表性传承人张世满正在对建筑进行彩绘。本报记者 朱忠鹤 摄

以木为骨 千山稻壳泥塑其形

长白山宏阔秀丽,将余脉向南延展。因此,在辽宁境内,从北至南,一道竞相争奇的雄伟险峰将平原与丘陵一分为二。

这道险峰,就是千山。

本身就是长白山余脉,也背靠着长白山余脉,千山因此呈现出磅礴、壮丽的山川风貌。数千年来,这座被称为“辽宁名山”的千山积淀了厚重且独特的历史文化,引来大量文人骚客驻足,孕育出别具一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千山彩塑彩绘”即是其中之一。

初夏,我们踏着缤纷的落花进山,尝试找寻“千山彩塑彩绘”的根源。愈往山中走,山中愈发宁静,偶尔一两声鸟鸣划破长空,更显山中清幽。满眼的苍绿,夹着粉色的山花,绿与粉,近与远,勾勒出了最佳透视效果。

山脚下,在一处安静小院里,我们见到了今年67岁的千山彩塑彩绘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世满。小院深处,不起眼的平房被张世满改造成了展厅。

推门而入,平房里略显清冷。开灯后,或造型夸张,或色彩浓烈的各式彩塑、彩绘作品映入眼帘,仿佛立刻热闹起来,让人目不暇接。实际上,展厅里堆积如山的这些作品只是张世满塑造出来的众多塑像中很少的一部分,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已经布置在千山各个景区,供游客观瞻。

史料记载,在千年风雨中,千山彩塑彩绘多有损毁。1978年,千山作为全国第一批修复单位率先开启古建筑修复工作。当时海城的韩孟邻、辽阳的顾景阳还有千山的关庆元等千山彩塑彩绘第三代传承人承担起了这一重任。张世满就是韩孟邻的亲传弟子。

展厅里,我们在一尊半成品的彩塑像前站定。这是一尊不足半米的人物坐像,他慈眉善目,神情安然,虽然全身还未施彩,但我们已经能够想象到其全部完工后的端庄优雅与不凡气韵。

为了这份庄严,张世满潜心钻研了半个世纪。1979年,22岁的张世满偶然听说千山招募彩塑彩绘学徒,身为城里人的他毅然报名,将行李卷从家中搬到了山里的寺庙,一住就是一辈子。“当时身边人都觉得我疯了,别人都是想方设法进城,而我则是出城住进了山里。”久居山中,张世满已不愿与人交往,就是这次采访,也是经过了女儿张轶男的再三说服才同意的。

时间催老了张世满,也精进了他所掌握的彩塑彩绘技艺。从展厅到办公室,从操作间到设计室,张世满一直在和我们聊天,向我们讲解千山彩塑彩绘操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以泥塑为例,从一抔黄土到最终彩塑成形,要经历“砌神台—定大形—细节塑造”这三大步骤。

“这三个步骤只是粗略的、总体上概括的流程。其实在每一个步骤里,还有很多操作细节。比如在‘定大形’阶段,就需要先‘立神骨’,也就是按照塑像的造型来制作骨架,而后在骨架上钉些钉子,绑草用。绑草泥阶段也有要求,那就是不能绑得太紧,只要可以贴挂住稻壳泥即可,要给后面的工序留有空间……”不善客套的张世满讲解彩塑的每一个操作步骤时却滔滔不绝。在他的讲述下,记者脑海中的一堆泥一步步地变成眼前的塑像。

实际上,彩塑的过程要远比张世满的讲述更烦琐、更细致,仅所用泥料就分好多种。

比如泥塑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细节塑造”,在塑像的大形定完、龙骨成形、草泥干透后,即可进入细节塑造的步骤。这一步骤则是要求艺人拥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对工具的掌控能力,也是彩塑中最重要的步骤。

面对尾声阶段的塑像,手艺人首先要用较稀的稻壳泥如画画般在塑像上勾勒出泥像的细节造型,如脸部的眼、鼻、嘴、发髻和服饰的走向等。实际上,稻壳泥也不是最后的效果,待稻壳泥干透后,还要在其上面抹一层细泥。

细泥的配制十分讲究。张世满介绍说,要把事先泡好的细泥两锹(需配棉花10克)和成糊状,放到操作台上,再拿少量的棉花往泥里拍,要把棉花均匀地拍到泥里,然后再往里面加入沙子。沙子的用量以用手搓捏感觉不黏手为宜。

“在抹细泥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泥像每一个细节的准确度,因为这是最后的定型阶段。用和好的细泥准确地塑造出塑像的衣纹、手和脸等部位,上细泥一定要从泥像的脚开始,向上塑造。这样可以有修改的余地。如果发现某部位矮了、瘦了,可以增高、增肥,反之亦然。如果从泥像头上往下塑造,就无法补救了。”张世满接着说,细泥工序过后进入“打压子”阶段。因为所要“打压”的部位造型已塑造得十分准确,使用压子技术要求高,一般需要三遍压光、压实工序。第一遍“打压”用力一定要轻、要平、形体要准。而待回水后压第二遍、第三遍。压子打完后,泥像的形体塑造阶段才算全部完成。

彩绘工艺对比图(左为塑像原貌,右为彩绘后的效果)。(资料图)

以像为底 沥粉着色绘其意

2020年,“千山彩塑彩绘”被列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这里的彩塑彩绘是两项截然不同且又有所关联的技艺。张世满说,千山彩塑彩绘分为“泥塑”和“彩绘”两大部分,而“彩绘”又分“泥像彩绘”和“建筑彩绘”两个方面。

待塑像塑造完毕后,就进入泥像彩绘环节了。泥像彩绘不同于建筑彩绘,前者是要在立体的人像上进行彩绘,除了衣服上的纹饰外,还要对泥像的头、手、发髻等进行彩画。

在对泥像进行彩绘前,手艺人要把塑好的泥像身上的裂缝填实,然后刷一遍胶矾水,这个过程被称为“填缝”。

如同在纸上作画一样,在正式上色前,工匠要先在上好底色的泥塑上画出样稿,主要是针对衣服的纹饰。要根据泥像的身份、时代,以及所处的背景设计出符合人物特征的图案,有些图案是专属的,不能用错、用混,这一点与建筑彩绘如出一辙。然后在画好的图案稿上沥粉,沥粉着色时要求线条粗细匀称、流畅平滑,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却考验着手艺人的耐心与功力。接下来就是着色工序了。着色的过程要求较为细致,要从大色、二色、小色三个阶段进行。颜色搭配以青、红、黄、绿为主。在准备贴金的地方要先着黄色。

最后还要给泥像手、脸上气色。上气色要待手脸上的底色完全干透后再进行,用棉花蘸所需要的气色粉(氧化铁红、红土子、炭黑、群青等),往塑像的手脸部搓擦,这样上的颜色有皮肤的质感。

与泥像彩绘不同,建筑彩绘指的是在建筑内外的梁、顶、斗、廊上绘出装饰的图案与壁画,种类很多。比如“金顶墨”,其特点是所有的线及兽类图案都要沥粉贴金,所以设计图案时要考虑到所画图案是否适宜贴金。一般贴金图案多为兽类,如龙、凤、狮、麒麟等。另外还有不沥粉不贴金的池,则画人物、山水、花鸟画等。这些池的底子多用卧金底或麻金底。彩画的用色为青、绿、金(辽宁传统称建筑物上的彩色为高照),这种彩画华丽、庄重、典雅。

从22岁进山学徒至今,张世满已经在山里居住了45年。女儿张轶男在上小学前,和他一样一直穿行于千山的各大殿宇间。

数千年来,千山给不同的人群提供了生存空间。如今,这座历史文化名山不仅给张世满提供了传承先辈技艺的平台,还给他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给他提供了充沛的非遗创作灵感素材。可以说,张世满与千山难以分离。

从业几十年,张世满中途也有过迷惘。他不满足于简单的技艺延承,更想在彩塑彩绘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此,他一次又一次研读千山历史,一遍又一遍翻越崇山峻岭,从中找寻创新灵感。很幸运,他找到了——如今,传统的彩塑造像经他之手有了全新的样式与多种文化内涵。

“应该说,千山是我创作灵感的源泉。”对于千山,张世满心怀感激。

以雅为乐 南韵北奏传其音

“千山也称为‘千朵莲花山’。它的名称近10种,对于一座山来说是很罕见的文化现象。因此,从名称这个维度来看,辽东千山可谓天下第一‘名’山。而千山的每一个名字背后,又必然是某一个时空下,千山地域、人文、风俗的生动写照,可以看作是千山古老、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信史。”长期专注辽东半岛地域历史文化溯源研究的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党总支书记、校史馆馆长郑激宇说。

正因为千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非遗项目的千山彩塑彩绘才会有与众不同的风格。

如果说千山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千山彩塑彩绘提供了创作养分,那么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千山寺庙音乐”更因千山独特的文化而起、因千山而兴。

20世纪20年代,一些南方行者因为仰慕千山之名,相继来到鞍山地区的同时,也将南方的乐韵带到了东北。由于千山位于辽南,所以千山寺庙音乐中“器乐”部分的笙管乐的曲牌又多与辽南民间流传的笙管曲相同,形成了南北融合的新曲调。

南北文化的交融交流,让千山寺庙音乐博采众长后韵味独具:它既有神秘清心的文化色彩,又有浓郁的辽南乡土气息。其韵律严谨,节奏明快,尤其借助笙管来伴奏唱诵的形式,更突出了浓郁的北韵风格。

由此,我们可以说,千山赋予这种独特音乐以不同特质。

T07

天辽地宁说非遗|群山毓秀·磨璞石凿重器 岫玉雕琢需步步精心

提要

岫玉与新疆和田玉、陕西蓝田玉、河南独山玉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玉”,岫玉成就了一大批以琢玉为业的手工艺人,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带动下,他们守正创新,让玉石灵动,让璞玉生辉,尤以“素活”闻名。在传承中,年轻的手工艺人大胆突破,形成新的艺术风格。从矿到玉,从玉到人,岫岩玉雕正焕发新的生机。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岫岩玉雕代表性传承人王运岫正在雕琢玉器作品。

南北派雕工聚岫岩 “素活”手艺全国闻名

从天空中俯瞰,岫岩满族自治县宛若一张深绿色的、尽情舒展的荷叶——脉络清晰,布满褶皱。这里的“褶皱”,是俯视之下连片的丘陵,它们首尾相连,延绵不绝;而那些清晰的脉络,则是一条条穿山凿洞后链接各个交通节点的公路,以县城为中心,向外发散。

岫岩就这样被群山环抱,以出产岫玉闻名。

岫玉与新疆和田玉、陕西蓝田玉、河南独山玉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玉”。岫岩所产的玉料成就了一大批以琢玉雕刻为业的手工艺人。他们守正创新,让玉石灵动,让璞玉生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岫岩玉雕代表性传承人王运岫就是其中之一。

采访车从县城出发,转了几道弯,在城郊的一个小村子停了下来。从村里主干道向北,穿过几户人家,就是王运岫的玉雕工作室。这位今年67岁,在岫玉行业埋身一辈子的辽宁省优秀民间艺人正守在门口迎接着我们。此时,山峦映照,晴空万里。

2006年,岫岩玉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其历史久远,据史料记载,岫岩近古玉器生产初起于清乾隆年间,渐兴于道光、咸丰时期。清末民初,岫岩地区形成了有300多人从业的玉石街,出现了以江保堂为首的玉雕“八大匠”和以李德纯为代表的“素活二李”。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河北等地匠人来到岫岩,带来了不同的玉雕技艺,因此,岫岩玉雕“北工”之风愈浓。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岫岩玉雕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吸引了不少南方玉雕工匠来到此地。由此,在借鉴吸收了南派雕工的细腻后,岫玉素活工艺有了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素活”是玉雕行话,指的是所雕刻之物区别于人物、花鸟、动物、花卉等生物类造型,它一般包括炉、瓶、薰、鼎、杯、壶、碗、盘、洗等玉制器皿。这类专属造型大多借鉴秦汉以来的青铜器物,端庄大气、雍容华贵,注重稳重平衡。在雕琢技法上,以立体圆雕、镂空雕刻见长,可以做到四面见工、内外通透。

王运岫因岫玉素活技艺而名冠中国玉雕界。为了生动展现岫玉素活风采,他在工作室里专门辟出一间微型展览馆,用于全景式呈现岫玉作品:一件件玉雕磅礴大气、雍容华贵、温润素洁,在灯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这些岫玉素活器型大气,又不输细节,浑厚圆润,又玲珑剔透。尤其是“打钻掏膛”“取链活环”“肩耳制作”等工艺的巧妙运用,更显岫玉素活的匠心独运。

实际上,在中国玉雕界,岫玉素活一直傲视群芳。王运岫说,岫玉雕刻之所以能以素活脱颖而出,一方面得益于几百年来素活技艺在岫岩的传承未间断,另一方面得益于岫玉品种丰富以及能够开凿出大型玉矿石。“可以说,这是大山赐予我们岫岩人得天独厚的宝藏资源。”王运岫说。

岫岩人无疑是幸福的。长白山余脉所形成的连片丘陵在这里蕴藏了丰富的玉石资源。

岫岩所产玉石品质独特,深受国内玉雕业的青睐。首先,岫岩玉石体形大,这是岫岩玉最为突出的特点。其次是玉种多样,岫岩玉可分为河磨玉、岫玉两大类十几个品种。岫岩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既产蛇纹石又产透闪石的地区之一。第三个特点是颜色多样,岫玉分为深绿、浅绿、黄绿、黄色、浅黄、白色、黑色、灰色、红色、蓝色等颜色。老玉和河磨玉又分为鸡油黄、黄白、青白、绿、黑等颜色。

玉雕行业有一种工艺叫“岫岩工”,指的是岫岩玉雕深受京派玉雕的影响,吸收南方玉雕的精华逐渐形成的鲜明艺术风格和工艺特点的雕刻技艺,这种玉雕作品既展现雄浑、大气、豪放的一面,又以细腻、玲珑、精致著称。“岫岩工”会因料施艺,废料巧做,剜脏去绺,化瑕为瑜,巧用俏色、浮雕、圆雕、透雕镶嵌组装等工艺。最近几年,岫岩玉雕在传统素活、玉石巧雕、俏雕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已处于国内一流水平。

丰富的玉石矿资源以及习惯了精雕细琢的玉雕技艺,让岫岩人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他们对地域文化中的大美与内美的挖掘,不仅反映在玉雕作品上,也映照在他们的心灵上。

设计独具匠心 传承注重德才兼备

每天凌晨4点多,王运岫都会早早起床,来到工作室。打开灯,沉下心,拿起笔,将前一晚在头脑中构思好的细节图案逐一绘在玉石上。这是玉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天大亮,徒弟们相继来到工作室。此时,王运岫已经工作了几个小时。对徒弟面对面交代清楚后,王运岫抽身退出了工作室,准备去完成下一项工作。此时,工作室里,琢玉之声四起,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这既是王运岫每天的工作节奏,也是他“传帮带”中刻意保持的步骤。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运岫不仅视上述工作节奏为必需,而且将岫玉素活中的每一个操作环节视为必需。

一件岫玉素活作品的完成,一般要经过采玉、破料、设计、雕琢和抛光等几个步骤。“步步精心,才能最终体现我们的匠心。”王运岫说,岫玉素活之所以备受瞩目,绝不仅仅因为它形体较大,更在于艺人要熟练运用浮雕、透雕等技艺雕琢出轮廓清晰的纹饰,必要时,还要娴熟地运用内雕技法,从里到外雕出几层环环相套的纹饰。这些纹饰大多充满浓郁地方色彩,它们与器形相辅相成,粗犷中透出精细,豪壮中藏着工巧,这是“岫岩工”的绝活。

岫玉素活技艺传承脉络清晰。王运岫介绍,岫玉素活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传人分别是李德纯、李富,二人为父子关系,他们擅长浮雕,纹饰古朴,线条流畅。第三代传人贺德胜则是在传统技法基础上创造出镂雕和透雕。“我是第四代传承人。”王运岫说。

在王运岫看来,所谓的“传承”,不仅要向徒弟传授雕琢技艺以及岫玉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还要传承岫玉素活里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岫玉素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玉雕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做好传承,十分必要。”王运岫说,传统与传承,已经成为这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每日的身体力行。对每一位登门拜师的学徒,王运岫都会先给他们上一堂正身正己的思德课。为此,王运岫总说:“做一个好的玉雕手艺人,首先要做一个好人。”

德才兼备,不仅是王运岫对自己徒弟的要求,也是岫岩当地政府对玉雕手艺人的要求。截至目前,岫岩共培养和推荐中国玉石玉雕刻大师10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14人,辽宁省级玉雕大师100多人,鞍山市工艺美术大师、玉石雕刻大师若干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保证了岫岩玉雕工艺水平的提升。

王运岫用河磨玉雕刻的塔薰。

大胆突破创新 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山与馆,玉与人,艺术与乡村。一座私人玉雕博物馆将本不搭边的这些巧妙融合在一起。

岫岩县前营镇新屯村有一座造型简约,内部别有洞天的所在——唐帅艺术馆。

唐帅艺术馆以馆主唐帅的名字命名。虽居乡间,但艺术馆的气质却与传统的玉雕博物馆以及乡居民宿大不相同。因为在外围设计上增加了田地面积,所以,这座现代化的艺术馆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毫无违和感。

不仅是外部造型大力突破,艺术馆内部展出的几千件玉雕作品同样打破了人们对岫玉作品的原有认知。它们自由,洒脱,不拘一格,丝毫看不出传统玉雕作品的影子。

比如,一大块浅绿色的岫玉被雕琢成了浪花,它们恣意奔放,自由喷涌,充满了生命的律动。再比如,一组名为“家在东北”的玉雕作品在灯光与漫天飞雪的背景烘托下,将用岫玉“雕刻”的东北人的乐观、豪爽和不拘小节生动淋漓地展示了出来。

如果说王运岫的素活将传统岫玉雕琢技艺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那么,新一代崛起的岫玉雕刻大师唐帅则另辟蹊径,巧妙挖掘岫玉本身特质,试图在作品中既观照地域文化与传统人文,又从现代化中提炼精神原动力,形成新的艺术风格和玉雕语言。

这正是岫岩当地政府乐于见到的。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岫岩玉雕的成功当然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使然,其中“人”的因素尤为重要。当地政府认为,不论是玉雕设计人员还是雕刻人员都要不断提高水平,特别是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我们要发挥名人效应,要成立大师工作室。通过名师带徒弟的方式来培育新人。”岫岩满族自治县文旅局局长于文鑫说。

从去年开始,唐帅一边经营着自己的艺术馆,一边将注意力集中到另一个项目——中国玉雕大师创意产业园。这位岫岩玉雕的少壮派代表一方面意识到了岫岩对“岫玉大师”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意识到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岫玉雕刻想要提档升级,精益求精,唯有在玉雕大师培养上下功夫。就这样,一座旨在通过多种扶持手段培养岫玉雕刻大师的基地拔地而起,预计今年6月末正式投入运营。

璞玉藏深山,雕琢成绝伦。延绵不尽的群山既蕴藏着岫玉矿料,也蕴藏着无数岫玉雕刻手艺人创作的源泉与灵感。从矿到玉,从玉到人,岫岩玉雕正焕发新的生机。

T08

天辽地宁说非遗|群山毓秀·五彩线手底针 绣出热辣滚烫东北风

提要

满族民间刺绣记录着满族人民从渔猎、游牧生活步入农耕定居生活的历史变迁,与苏绣、湘绣、蜀绣、粤绣一样,是中华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相比之下,满族刺绣作品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粗犷大气、色彩艳丽、针法灵活,具有浓郁的北方地域特色,鲜活地表达了东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文化品味和审美习惯。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岫岩满族民间刺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立梅在刺绣。本报记者 杨竞 摄

骨作针皮作线 满绣诞生山林间

4月末,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图阿拉村兴京满绣坊。春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几名绣娘身上,她们正专注地飞针走线。

“小针扎,裹青麻,青麻里面藏点啥?青麻白,青麻新,青麻里边插花针。”51岁的桑菊是新宾满族刺绣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从小就会唱这首儿歌。她制作的一件黄色长袍娃衣挂在一角:柞蚕丝面料,上绣祥云在龙凤之间缭绕,寓意龙凤呈祥。这件作品在2021年辽宁省首届工艺美术大赛上获刺绣类二等奖。桑菊说,这件娃衣是满族人日常穿的衣服,是用桑蚕丝绣的。

新宾满族刺绣的针法主要有平绣针、打籽针、盘金绣、滚针绣等。盘金绣是新宾满族刺绣传统绣法之一,以金、银线为主要绣线,其绣品装饰性强、耀眼夺目,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观感。

满族民间刺绣作品实用性强,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服饰类、日用品类和佩饰类,如旗袍、坎肩儿、花边、鞋、帽子、枕巾、围裙等,几乎涵盖了满族人日常所穿所用。满族刺绣纹饰丰富多彩,讲究的是“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主要有人物故事、山水风景、祥禽瑞兽、花木果蔬、民俗生活等。2020年,新宾满族民间刺绣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满族服饰文化学者、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满懿说,因与山有关,所以满族刺绣最早用的面料不是布而是动物皮或鱼皮。线也不是普通丝线,而是由动物筋或兽皮、鱼皮切成的细条儿。针是用兽骨或鱼骨做成的。满族刺绣从诞生起就融入东北的山地文化中。

后来,满族人融入农耕生活,种棉种麻,在同中原人的文化交流中学会了用棉麻丝刺绣。

桑菊画过的娃衣设计图有上百张,绣坊已经完成百余件。多数娃衣上面绣有山水云图案,山崖耸立于海水中,寓意团结富强,展现出满绣特有的艺术魅力和风格。

“不但讲究结实耐用,而且手能感觉出绣品的立体感。”桑菊补充说,新宾满族刺绣的主要流程包括选花样、描稿、选底料、上绷、勾绷、配线、刺绣、整理及装裱等8个步骤。刺绣品按材料分为皮革类、棉麻类。棉麻类绣品还可以细分补花、堆绫、盘金等。

与苏绣细腻如水、小家碧玉的风格不同,满族刺绣更适合表现大气、粗犷、豪放的东北风情。在造型上,比苏绣、粤绣等南方刺绣更加夸张、粗犷、拙朴。在色彩上,冷暖色调对比强烈、凝重艳丽。在构图上,饱满、对称,极具北方民族特色。

“我们可以通过常用针法来了解满族民间刺绣。因苏绣对满族刺绣的影响最大,我们不妨以苏绣做参照物来讲解。”满懿对比分析,苏绣讲究的是丝薄通透,技艺高超的绣娘在使用绣线时会将一股绣线劈分成16根丝,讲的是慢工出细活。苏绣的桑蚕丝绣线与桑蚕丝面料非常和谐,绣品几乎没有凹凸起伏的立体手感,这正是苏绣的线与面料所决定的美,讲的是丝滑。而满族刺绣则是诞生于动物皮革之上的技法,满族绣娘会把几股柞蚕丝线捻成一根粗的绣线,而普通人家直接用自己捻的粗棉线来绣,粗线配粗布,给人以粗犷立体、大气豪放之感,反映了东北人的性格。

同是满族刺绣,沈阳满族刺绣由桮氏家族祖先从宫廷带入民间,于2020年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桮小丽是代表性传承人。她自幼耳濡目染,继承了祖辈、母亲和姑姑的刺绣技艺,手艺精湛,掌握的针法更加全面。她创新构图和造型,逐渐融合现代艺术,并将技艺传授给女儿。目前,沈阳满族刺绣主要在辽沈地区传承发展。

桮小丽告诉记者,沈阳满族刺绣具有典型的满族传统刺绣特征,作品是以家织布或纺织布做材料,以蓝和浅蓝、黑和黄、白和蓝、黑和白等为主色调,以粗线条造型、勾勒轮廓,呈现出粗犷、拙朴、生动的特点,主要应用于服装衣饰、婚嫁喜寿、门帘桌帘、枕顶被褥、家居装饰等,具有典型的满族民间吉祥文化符号,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夏丽云的刺绣作品《堆秀老虎》。(受访者供图)

立体豪放大气 浮雕绣绝技惊四座

锦州地处辽西走廊,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原文化与东北文化融合之地。为此,锦州满族民间刺绣受新思潮的影响要比新宾满族刺绣更强烈,更具时尚性。

锦州满族刺绣一方面保留了满族人以皮革刺绣的朴实厚重工艺风格,有“生命树”“嬷嬷人”及满族神话传说等图案内容,另一方面吸收中原鲁绣、江南苏绣等汉族刺绣技艺和文人绘画的艺术营养,在粗犷的风格中融入细腻,显示出锦州文化的丰富性和包容性。

2008年,锦州满族民间刺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夏丽云是这一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夏丽云出生在义县。受母亲影响,她从小就喜爱满族刺绣,10岁开始学习刺绣方法。尽管最初只是绣各种荷包、袜底儿,但她心灵手巧,勤学苦练,十五六岁时已掌握了满族刺绣的大部分绣法。

2008年,她带着锦州满族民间刺绣走进北京奥运会,其浮雕绣品“盛世龙”技惊四座。这是一幅长1.9米、宽0.8米的巨龙绣卷。让人称奇的是,巨龙呈现跃然腾飞般的立体感,而这也正是满绣的独门绝技“浮雕绣”的妙处所在。“浮雕绣是满绣的特色绣法,是其他刺绣所不具备的,尤其是龙鳞部分,是一片儿一片儿绣成的。”夏丽云说。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又叫‘针绣’‘扎花’‘绣花’。同岫岩满族民间刺绣、新宾满族刺绣一样讲究实用性。作品多是衣帽服饰和日常生活用品,衣服、披肩、兜肚、套裤、围裙、绣花鞋、帽子、枕头顶、门帘、手帕、坐垫等均是满族妇女展现智慧与技艺的载体。”满懿说。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绣法较多,有平针绣、缎绣、割绣、补绣、包绣、编绣、纳纱、锁边针绣、打籽绣、挑花等。其技艺要求可概括为:顺、齐、平、匀、洁5个字。“顺”是指直线挺直,曲线圆顺;“齐”是指针脚整齐,边缘无参差现象;“平”是指手势准确,绣面(刺绣的底布)平整,丝缕不歪斜;“匀”是指针距一致,不能露底,不能重叠;“洁”是指绣面光洁,无污迹等。

夏丽云说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绣线很有讲究,除了棉、丝等材质区别外,线的结构还有单股、双股、四股、六股的区分。线的材质、粗细的选择要根据底布材质、刺绣品类、图案特征等搭配组合。例如在缎面上刺绣时,需将一根丝线劈成多股,针码也极为细腻。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题材十分广泛,吉祥图案、花鸟鱼虫、菜蔬瓜果皆可入绣,神话传说、地方戏曲、文字诗词、几何图案无所不包。家乡的山川、广袤的大地、庭院中的花草、丰收等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也带给满族妇女取之不尽的灵感。

历史上,随着民族融合,汉族很多具有美好寓意的神话传说也被满族人熟知,如“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白蛇传”“姜太公钓鱼”等传统故事在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中有所表现,在构思、立意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例如,有的作品取材于历史故事《杨家将》系列;有的作品取材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精彩片段;还有的作品取材传统二人转。

纹样美针法多 大胆创新绣出“油画”

相比新宾满族刺绣、锦州满族刺绣,岫岩满族民间刺绣的民俗气息更浓,强调实用性。

岫岩地处大山中。生活在这里的妇女会将内心深处对春天的向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望绣在作品中。自古以来,满族妇女从小就学描花样、刺绣,会亲手绣制嫁妆,通过母女相传、姑嫂交流、妯娌切磋、邻里相授等途径,使刺绣技艺和艺术风格代代相传。

2008年,岫岩满族民间刺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0岁的吴立梅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岫岩满族民间刺绣历史悠久,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刺绣的纹样丰富多彩,有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日月风云等种类。针法上也灵活多变,套针、抢针、乱针、长针、锁针、花针等穿插运用。其绣品造型、构图十分讲究,延续了我国传统的“层层剥皮,疏密相间。疏能跑马,密不透风”的民间构图法则,点、线、面有机结合,三角、菱形、方形、圆形巧妙穿插,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其配色醒目艳丽、对比强烈、艳而不俗、体现出质朴热烈的艺术风格。

在岫岩满族自治县水巷风景区内的一个绣坊里,我们见到了吴立梅。

吴立梅正在编写满绣绣谱——一本供后人查阅满绣历史及技法的书,用文字、图形、图片等深入浅出地解说满绣的各种技法,是初学者学习满绣的教科书。

为了编写绣谱,吴立梅走访了百余位“老绣娘”,因为岫岩满族原汁原味的刺绣都掌握在这些老人手里。吴立梅说:“要体现满绣的传统风格,我们必须要用岫岩当地的语言去描述满绣的技法,而不是用苏绣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才能确保岫岩满族刺绣的地方色彩,这是编写绣谱过程中的最大难点。那些绣了一辈子花的老人根本不会用语言来表达,她们只会做各种刺绣的动作,这时就需要我自己翻阅相关记载,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和语言特色来准确表达。”截至目前,吴立梅总结出满绣有28种技法。

吴立梅为人直爽、泼辣,这样的性格偏偏就绣出细腻的作品,森林、老虎、雄鹰、凤凰、牡丹花、梅花等都在她的绣品中栩栩如生,手法上不拘一格,或粗犷豪放,或细腻朴实。吴立梅说,是这里的山山水水养育了她,给她创作的灵感。

满懿很喜欢吴立梅的作品,认为她的作品继承了岫岩满族民间刺绣中的多样绣法,有扎绣、缎绣、割绣、补绣、包绣、编绣等。其中,割绣是岫岩满族民间刺绣的特色绣法:刺绣时把两块坚挺、厚实的面料紧贴到一起放在撑子上,然后用扎针的方法正反面走线,根据画面需要变换彩线颜色,针脚尽量紧靠一起,并适当掌握彩线的松紧度。绣好后,用宽刀从两块刺绣中间将彩线均匀割断,即成一模一样的一对绣品。

吴立梅不满足于现有的技法,不断进行创新。她大胆吸收苏绣的技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创作出新的刺绣作品。她用4年时间绣出一幅名为《贵妃醉酒》的油画作品。“我用满绣结束了我们满族刺绣没有表现画面背景针法的历史,这种针法的变化使用,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画面中京剧人物甩袖的空气流动效果,我觉得自己值了。” 吴立梅说。

满族的民间刺绣不仅丰富了历史文化内涵也饱含着满族人民的创造力与智慧,其工艺技巧和文化内涵使其自成体系,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相关问答

人参苗什么时候种植?市场前景如何?栽培技术有哪些?

人参苗什么时候种植?市场前景如何?栽培技术有哪些?种人参苗,不管种子还是二年苗三年苗乃至年龄更长的,基本要在清明过后每年4月中旬最迟不能迟于4月底;或...1...

猜你喜欢